1、杨修被囚禁,出局。曹操问司马懿是否可以去辅佐曹植,司马懿当然婉言拒绝。曹操说“迟了”,隐含意是如果一开始就让司马懿去给曹植当谋士该多好。联系到剧中曹操对曹植的偏爱,可以看出曹操心中对杨修、司马懿孰高孰低已有评判。
2、 在杨修和司马懿这两位冤家兼知己的诀别中,司马懿说两人争斗之始是“含章殿前对望那一眼”。像歌词所唱,“只是因为在人群里多看中你一眼”,然后“传奇”始焉。“命运好起来了”、“说有酒,酒便来了”,杨修退场,用辞依旧一派豁达之态,可他眼中,明明有泪——这是遗憾之气。遥想第七集,两人一在马上、一在马下,说前路坎坷,却同向而行。到而今,这坎坷的路,两人已共同走过十几年、走过了青年时代——司马懿当时四十岁,当然还算是个青年。
3、杨修对司马懿说曹丕阴刻。司马懿未做否定。所以杨修死后,曹丕会成为他的中年之敌么?如前几集中曹操评价曹丕的“严苛”,未来剧情或许就是在这些评语中现出端倪。
4、曹操梦“三马同食一槽”,然后喊“杀马”并举剑。他梦醒后拿剑要砍人的动作是活用了“好梦中杀人”的梗。“三马同时一槽”,“三马”即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槽”则是“曹魏”之“曹”。
5、司马懿出使东吴一事,全属杜撰。他和张春华的对话,“魏国的使臣相貌平平,而使臣的侍卫却是玉树临风、英姿飒爽”——这是活用自《世说新语》里的“捉刀人”一段,当时的当事人是曹操、崔琰和匈奴使者。
6、张昭对孙权说司马懿是“三十余岁的小儿”。当时孙权也是不到四十岁,岂不也成了张昭口中的“小儿”;陆逊伯言比孙权小一岁,也是“小儿”——其实司马懿倒有四十岁了。
7、 第十四集简评中提到曹操封魏王后,头上戴的冕旒前后各有十二串串珠,这“十二旒”是天子的规格;剧中孙权则是“七旒”,侯伯的规格——倒是没有越礼。
8、司马懿说服孙权,所用的是三张牌:孙坚和曹操当年的战友情,刘备、关羽与东吴的矛盾冲突,还有就是自己和未来魏主曹丕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被视为是一种保证,因此是最大的牌。所以虚构的这场戏中让司马懿来出使,挺合情合理的。
9、好像是张昭的台词:“寿亭侯关羽,乃天子亲封之汉寿亭侯”。这句台词属于错漏。关羽的“汉寿亭侯”,里面的“汉”不是“汉朝”的“汉”。目前一般认为,“汉寿”是地名,“亭侯”是爵位。所以,“汉”和“寿”不能断开。可以读作“汉寿侯”,也可以读作“汉寿、亭侯”,但就是不可读作“汉、寿亭侯”或者“寿亭侯”。另外,剧中有“江南富庶之地”一说,实际上,三国时代的江南,开发程度尚低,还谈不上富庶。说到江南富庶,那是唐朝以后的事了。
10、“吾其为周文王”,这是曹操的名言。他把去当天子的任务留给了“周武王”,也就是未来的魏文帝曹丕,而自己,要一直做个臣子而已。忠邪?奸邪?殊难评判。曹操第七次想杀司马懿,是因为自己的噩梦。也难怪司马懿会猜错——我能揣摩你的心,却难以猜到你的梦,因为前者猜心是权术,后者猜梦,则是巫术。
11、司马懿前脚在东吴拿曹操已经六十五岁的事实当说辞,言外之意是这老人命不久矣;后脚就对着曹操喊“千秋无期”——我懿真是越来越擅长口不应心啦。这也算是一种成长…曹操让司马懿要有胆量和气魄,好让魏来统一天下。阻诸葛、诛曹爽、布后事,司马懿的胆量和气魄终有一天会合乎其所望。但可惜曹丕寿浅,是无福驾驭他了,最后的统一大业,只好由魏的继承者晋来完成。
12、雕刻关羽身躯的镜头中,有工匠洒泪的细节。
13、曹操由洛阳出城巡视,对司马懿提到自己往昔的少年岁月——和袁绍一起嬉游。剧中没有提到他的政治生涯之始——担任洛阳北部尉,处死宦官叔父以立威。始于洛阳,老来又回到洛阳。他要在这里定都,应是隐含着要重建如大汉王朝一样伟大时代的宏愿。重建洛阳,重建辉煌。而洛阳,将在这宏愿的发酵下,成为未来九十年最重要的政治舞台,属于“三马”、“一槽”的舞台。
14、第二十二集难得出现战争场面。在“十五从军征”的歌谣中,须发皆白的老将军、被追赶并丧命的年轻士兵,此类镜头,对战争残酷的表现力很有匠心与力道。
15、更正第二十二集结尾处台词里的几个错误,曹操去世距离官渡之战不是“十二年”,而是二十年。从征黄巾算起,到他去世,不是“二十年”,而是差不多三十年。
16、魏武挥戈、曹公横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他喝酒、他举槊(真正的槊其实要长得多),我们就知道,念诗的曹操要来了。念诗过后,我们也将迎来他的谢幕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