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分管灌溉的本家爷爷今天一早就开着小电瓶四处晃悠,车篓里夹了一只扩音喇叭,音量调到最大,反复播送今日即将开渠放水的消息,让田里干旱缺水的早做准备,宁一吃个早饭的时间,小电瓶已经从东转悠到西溜达了一整圈儿了。
本家爷爷这么多年一直是村里播送广播的一把手,现在广播早已过时,家家户户挂在廊影下的小广播拆得拆,卸得卸,卖得卖,爷爷一开始还挺当个宝贝,没舍得卖,说要留个纪念,此后宁一在后院粮囤台子上有幸见过一回,后来也忘记了到底卖了没有。又几年,等宁一上高中,村子东南角的电线柱子上高高坐了十几年的大喇叭也被赶下了王座,村里有大事要通知,比如体检,都是靠女人们的两只耳朵一张嘴。
过了好几个寂静少言的春夏,宁一居然开始怀念起有人在耳边操着一口乡音念叨琐事的日子了,就像一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突然有一天他不见了,换做谁都会想念的。
况且这个小伙伴可会讲故事了。
这几天一直在循环一首歌,《齐天大圣》,对刚看完《悟空传》的宁一而言,这首歌写得真的太棒了,完全符合她对美猴王的想象。歌不是重点,重点是有一句评论勾起了宁一遥远的回忆。
中国人的美猴王情节真的太重了。
宁一第一反应是认同,第二反应是自省,省着省着,就找着根源了。
她可是听着小伙伴讲的《西游记》的评书长大的呀,那声情并茂的讲解可吸引孩子了,可不比蝌蚪一样密密麻麻的汉字好看不少嘛。
之后西游记一天天慢慢讲完了,小伙伴也会讲水浒,三国,隋唐英雄等等有意思的故事,唯独落下红楼没有讲,或许是太温柔了,不太好讲,所以宁一也只好憋着一肚子的无趣去看原著。到了高中,语文附加题有名著阅读题,但凡碰上孙猴子,宁一绝对十拿九稳,不期遇见红楼,那可就听天由命了。
大一四个舍友,一个爱红楼,一个爱西游,一个爱三国,一个啥都不爱,于是辩论成了宿舍的日常,偶尔疯起来三国使出美人计大战师徒也是有可能的。
儿时听惯了广播,现在也常去找一些评书来听,可翻来覆去愣是找不到当年的好声音,倒是听说那位小伙伴被老天爷请去说书了,宁一有些难过,不知老天爷会不会为难他,问他为什么知道上天的秘密,或者治他泄露天庭机密的罪呢。
很多文学作品喜欢用说书人这个角色,写一些旷世传说、私人野史,宁一看了不少,觉得跟童年里小伙伴的形象有点出入,没有太契合他气质的人物,好像没有骨头的一张皮囊,让他说什么便鹦鹉学舌地说什么,从没有自己的灵魂,说书人没有灵魂那叫什么,那不是作者用来承接剧情的一个工具吗?
儿女情长固然动人,说书人却从不会讲红楼,那文学创作又何必为了博人眼球颠覆他的形象,委屈他讲一些不愿意讲的小情小爱呢?那可是宁一的初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