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习儒家思想,范围似乎好大,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怎么学?学哪些内容?这门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好的人生是怎样的呢?我分别用孔子和王阳明的状态来说。孔子的状态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回顾一生,说自己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好好学习,三十而立,把这志向算是立住了,志有定向,矢志不渝了;四十岁的时候对各种人和事都看得很明白,不会疑惑,就是我们说的做个明白人;五十岁的时候知道自己的使命,也知道自己的局限;到了六十岁,对别人的赞美和批评都想得开,无动于衷了,这叫“耳顺”;七十岁的时候,一切理性的约束都内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不必刻意约束自己,只要自自然然去生活,去做事,怎么着都不会出圈。
王阳明的状态呢,叫“凡事遇之左右而逢其源”,左右逢源,如有神助。遇到什么事情,之前可能觉得都是疑难杂症,现在都能“剖决如流”,意思是你的工作像流水一样一件一件地过,你做出判断和决策时,能把每一件事都能处理得恰如其分,毫不焦虑。所以,我们把孔子和王阳明的状态加在一起,就是既有修养,又有本事。我们学完儒家思想,就能达到“既有修养又有本事”的状态。
那怎么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还是王阳明的话,持志如心痛,知行合一。
“持志如心痛”,持守着这个志向,就像心在痛。一心只在那痛上,光想着怎么完成这个志向了,哪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就像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说过的那句话一样,“我一直都沉浸在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学习儒家精神,首先要学到心痛。心痛就是,不照那个思想去做,就浑身难受,非要做个好人,恨不得做个圣人,才能让自己舒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不是他凭空想出来的,在《中庸》里面,关于知和行就分了三个境界——困知勉行、学知利行、生知安行。
困知勉行:没有按道理去做,犯错误了,被惩罚了,困住了,改过自新,勉强自己去做,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照做了。假如一个人很爱贪小便宜,结果因为贪便宜被困过,吃一堑,才长一智,他知道了,再见到有便宜占,他也能忍住,勉强自己,不去占了。这是第一种境界。
学知利行:学而知之,利而行之。本来不知道,通过学习知道了,觉得按道理去做对自己有利,于是因为有利而去做。比如我们常说的“吃亏是福”,或者说“吃小亏占大便宜”,本意是教导人不要贪图占别人便宜,要能吃亏,对不对?但是你看他的说法,吃亏是福,其实重点是在后面,他最终要的是福,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总之是不想吃亏就是了。大多数人以为自己已经知行合一了,其实最多是在学知利行的境界。
生知安行: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天生就知道这些道理,按这些道理去做。不这样做,就心中不安,非要这样去做了,才能舒坦。这是最高境界。生知安行的人呢,他不仅不怕吃亏,还生怕占了别人便宜。这才叫真正的知行合一。
以上是讲学习方法。学习是行动,每学一条,都照着去做,知行合一。不是学了这门课,就懂儒家思想了,照着做,才叫懂。
选择了什么?放弃了什么?五个儒家,分别是:
周朝:孔孟是创始儒家,这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和孟子。汉朝:董仲舒的政治儒家,这是一种政治思想。宋朝:程朱理学,是继承人、传承人。明朝:王阳明心学,这是对儒家思想的重新发明,发扬光大。清朝:这个我评价比较低。这是统治者和愚民的合作,就是对儒家思想的糟蹋,有点不是人。我们这门课主要学习的内容真经,是其中的三个儒家——孔孟、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
为什么选择这三个阶段,而摒弃了董仲舒时期和清朝时期的呢,我们究竟舍弃了什么?下一讲带你看看,我们曾经以为的“忠”和“孝”,它本来的面目是什么,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