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刘关张出场一节,见到“幽州太守刘焉”一语,有些疑惑。
州是汉代一级行政区划,行政长官只能是刺史或州牧,而太守是二级行政区划郡的长官。州相当于今天的省,郡相当于地级市。“幽州太守”一语,相当于“河北省市委书记”。上网搜了一下,果然有人说是罗贯中搞错了,并无“幽州太守”一职。刘焉在历史上的真正职位是冀州刺史,后来到了蜀地,做了益州牧,传给儿子刘璋,被刘备夺了。
另外,古书常说刺史秩六百石,太守秩二千石,为什么省委书记的收入只有市委书记的三分之一还不到?
因为在汉代,刺史是巡察官员,并非常设,相当于中央巡视组派驻某省官员;而太守则是常设官员。只是到了汉末,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减弱,刺史做大,地位等同于州牧了。
州牧则是一州的行政、军事最高长管,在汉末很有点独立王国之主的意思了。
对了,再加一句。唐代之前,州的概念是很大的,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级。唐及以后,州所指就变小了,大致等于现代的市,甚至县。
比如说大禹时期的扬州,地盘相当于现在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荆州也一样。现在的扬州、荆州都只是一个市。
友人吴晶说:刺史直到三国两晋品位也不高,不过四五品。甚至跟太守同品,非加都督衔不能成为方面大员。
地位等同州牧的刺史往往要加“都督某州诸军事”头衔,没有的就要接受其他都督辖制。东晋末刘毅报复跟自己有夙怨的江州刺史庾悦,就是先表请解除了江州刺史的督军职能,自己就可以以都督身份给庾悦穿小鞋了。
还说,不一定亲王才加,重臣封疆都要加,不然位望和权力都不匹配刺史头衔,不但加都督衔,往往还要加使持节、持节、假节等衔才能有效行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