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条目:孩童对养育者的依附
依附理论不单引领了“依附”作为一种心理社会性过程的关注,亦带出大家对儿童发展的新认知。根据佛洛伊德理论,人在原欲(libidinal)的驱使下,对于不同物件的注视,会使先前的依附打破;若依附未能有效的打破,就会对人造成创伤,可能会导致精神病。然而,依附理论却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需要打破原来的依附,而是:
学习在之前建立的依附关系中变得更为主动,
新的依附的增加,并不一定需要打破先前建立的依附关系。
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 编辑
安沃斯(Ainsworth)的实验理论: 二至十八个月大的婴儿,在母子相处的情境下当陌生人介入时,婴儿对母亲所表现的依附行为: 1.安全依附型(Secure Attachment):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会或者不会哭。但他们哭的原因是因为相比较陌生人,他们更希望母亲在场。当他们母亲重新回来时,他们会立即停止哭泣。有百分之六十的来自北美中产阶级家庭的婴儿有如此表现。 2.焦虑依附型(Insecure): (1)逃避型(Avoidant Attachment):母亲离开不会哭,也不会感到焦虑。他们与陌生人的互动甚至和他们的母亲一样多。当他们的母亲重新回来时,他们会逃避或者迟缓的表现出欢迎的样子。有百分之十五的来自北美中产阶级家庭的婴儿有如此表现。 (2)冲突型(Resistant Attachment):母亲离开会焦虑,对陌生人会害怕,母亲回来时会尖叫踢打,对环境少探索且难以安抚。有百分之10的北美中产阶级家庭婴儿有如此表现。 (3)迷失型(Disorganised/Disoriented Attachment): 婴儿会对母亲的离开又重新回来感到困惑,脸上往往有发懵的表情。比如当母亲重新回来抱起他们时,他们会迷惑不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百分之15的北美中产阶级家庭的婴儿有如此表现。[3]
幼儿成长不同阶段中的依附建立和发展 编辑
根据对60名新生儿在一周岁前的追踪调查,Schaffer和Emerson在1964年提出了依附在一周岁前的阶段性发展理论。根据该理论[4],在新生儿刚出生的第一个周年里,依附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自我中心阶段(asocial stage) 非选择性依附(indiscriminate attachment) 选择性依附(specific attachment)
0 到 6周 6周 到 7个月 7个月 到 11个月
小儿的笑与哭并不针对特定的人物 开始注意不同的人物。 对某一个人物强烈的依附。对一些其他人物的明显依附也时常伴随。
Schaffer和Emerson在1964年提出的这个理论,被认为基本正确,但是学术界对这个理论的以下方面提出了质疑和反对:
学者们对得出这一理论的实验方法提出了质疑。由于对60名新生儿的追从调查中,部分新生儿的行为表现是有他们的父母自行记录的,学者们认为这些父母可能在长期的记录中会出现误报或草率记录的现象,导致调查数据不准确。
一些学者们认为所谓的“自我中心阶段(asocial stage)”, 新生儿并非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具体任务的存在。一些学者们认为即使是非常年轻的新生儿也具有对特定人物的反应能力。Carpenter在1975年的论文中展示了两周岁(?)的新生儿可以辨别他们母亲脸型和声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