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英文单词“judge”。翻译成中文意思,大概是“评价”或者“审判”,这里我们关注它更加生活化的一个意思,“一个人去评价另一个人”。**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同事,收入很高,可是不爱花钱,每次一帮人出去吃饭都不买单,每次坐出租车都坐后排,于是你心里说“这个人太小气”,这既是‘judge’。
你很有可能没有把这句话说出来,只是心里这样想了想,有了这样一个结论。但这个结论是对别人人品的一个评价。从他的行为模式,推广到了人品,然后得出了一个结论。用一个术语,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归纳”,从特殊到一般。生活中,我们往往通多一件事或者少量的事得出一个结论,而且一件事越近当前时刻,我们给赋予它的权重越大。电影里的大反派偶然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对他的好感顿时爆棚;一个平常一直很nice的人,偶尔做了一件你不开心的事,我们对他就大失所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作者又提到,如果你跟一个老美说这个同事太小气,他多半会说,“don't judge people”,然后他就显得特别高大上,而你就会特别不好意思。西方世界可能有不对他人多做评论的习惯。追溯起来,不要judge别人,这个观念可能最早来自《圣经》,《圣经》说只有上帝能judge别人,而人和人之间是不能相互judge。现在不judge别人,似乎成了一条基本的道德,就像我们常说的论事不论人。
judge为什么不好呢?首先是我们的信息有限,就像我们会对一辆救护车和私家车闯红灯持不同态度一样,我们很难知道别人是否有特殊情况。其次每个人都不一样,谁都会有自己的毛病。归根结底,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
但是另一方面:把人分类,帖标签,其实是我们简化大脑工作的一种方式,试图从繁杂的现象中总结出一套规律,或者识人做事的准则。很多时候,我们必须根据有限的信息去judge一个人。一个面试官,必须做出一个受试者值不值得信赖的判断。
我们对人的评价判断,就像一个分类器,如果规则过于简单,必须以一些错误作为代价,有时这个错误是巨大的。我们既可以从一群人身上学到一个规则,又可以通过观察某一个人建立一套标准,不同的人标准也不一样。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都是他的一个侧面,而且你看到的还可能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我们根据这个侧面就给人贴上标签,那就太简单粗暴了。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在微博中看到别人转发那种”转发抽奖送iPhone“的广告,心想这个人竟然因为一点虚无缥缈的利益浪费朋友的时间,真应该取关。但往下看一下,一个他很喜欢的朋友,也转发了同样的广告,内心就释然了。
两个人做了同样的事,你可能对他们持不同的态度么,采取不同的措施么?一个不熟的人和一个朋友(女朋友)在朋友圈做微商,可能一个拉黑一个点赞。因为对这两个人我有两套不同的标准。现实情况和先验知识联系在一块儿,我对朋友很了解,“打广告”即使是一件让我生厌的事情,我也不会因此而否定了我们的关系。然后,一个普通人,可能微商广告几乎就是我们的全部交集,既然不好,那就据此感慨“心想这个人竟然因为一点虚无缥缈的利益浪费朋友的时间”,果断删除。现实的判断因人而异。
------------------------------------------
第二部分
Modular man(模块化的人)
因为住在城市里的人的交流范围的缩窄,使得他们不能与所有的邻居保持一种亲密的联系。如果单个城市居民与所有人都保持感情交流,或者他脑子里被周围这些人的信息所包围,那么他会陷入“精神分裂”。
大多数人之间的联系仅限于某一特定的方面,即某一模块,而不是了解彼此全部的性格和生活。我们不太会对健身教练除专业技能之外的其他方面产生兴趣,也不会对一个销售员除关于商品知识之外的其他方面产生兴趣。超市老板的妻子酗酒,不会影响你去他的店购物。
我们与周围人形成一种限制关系。我们以功能来定义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 不自觉中我们希望以功能来定义我们与周围的人的关系。只要我们不被牵涉进买鞋人的家庭问题,或者他自己的希望、梦想和挫折中,那么他们对我们来讲,在能力上与其他买鞋人就可以完全互换。实际上,我们将模块化原理应用到了人际关系中。我们创造了一种可以随意处理的人:模块化的人。
每一个性都具有独特的特性,它是由成千上万的模块组成的。因此没有一个人与其他人进行互换。但是,特定的模块可以。只要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买鞋,而不是为了交朋友,无论对这位买鞋人或爱或恨,我们都不必与构成他个性的所有模块建立联系。在模块化的关系中,期望是被严格限制的。
既然我们与大多数人的交流都是模块化个性中的一块,那不去judge一个人,其实是追求高效的一种方式。我喜欢“雪豹”里的周卫国这个角色,即使文章后来出了轨,这不影响他在这个角色上的表现。这便是我对文章模块化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