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里有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记得小时候,在《西游记》①中,唐僧、唐三藏②(或三藏法师)和玄奘同为一人。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藏学家、印度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师从季羡林,后留学德国汉堡大学。曾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讲了“玄奘西游记”,节目长大三十六集。
事实上,唐当时是国号,只要是唐代的僧人,皆可称为“唐僧”。还有鉴真大师,就是一位唐僧。他生于唐武周垂拱四年(688年),唐天宝十二年(753),在双目失明,66岁高龄的情况下,坐上日本木船,第六次终于东渡成功,成为日本律宗③初祖。也有人称呼他“过海大师”,“唐大和尚”。“法师”是指通晓佛法并善于讲解以及致力修行传法的僧人。“三藏”是佛教典籍的总称。在佛教史上,通晓“三藏”的法师,即可称为“三藏法师”。玄奘就被称为“唐三藏”或“三藏法师”。
《西游记》把玄奘描写成一个平庸迂腐,又懦弱无能的和尚,哭哭啼啼,滥当好人,又常常用紧箍咒来压制孙悟空的师傅。真正的玄奘是个了不起的和尚,他俗名叫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二十一岁具足戒④。史书记载,玄奘贞观三年(629年)28岁恶玄奘塔上西天取经之路。他脚蹬麻履,手持锡杖,身背经书,头上方遮风挡雨的伞边,还吊着一盏小油灯。历尽千辛万苦,旅程五万里,往返十七载,周游一百三十余国,带回经、律、论六百五十七部。他又花费近二十年时间,译经1335卷。并将《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传入印度。他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并留有十二卷的《大唐西域记》;他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译经家⑤之一;明吴承恩以玄奘只身去印度取经的史实为据,搜集民间有关传说,加以神化而成古典名著《西游记》。
有书记载,古印度的曲女城有寺院百余所,僧徒万余人。戒日王⑥在此召开辩论大会。玄奘为论主,宣扬大乘佛教,连续十八天,数千名大小乘高僧,两千名婆罗门教徒,无一人敢于玄奘争锋。据说百余年后,一日本僧人游学印度时,看见许多寺庙,画有五彩祥云烘托着玄奘穿过的麻履,用过的匙和筷子。每逢斋日寺僧顶礼膜拜。
在山东济南的灵岩寺,过去流传着一个“摩顶松”的故事。相传玄奘西天取经前曾来这里,手摸寺内一千年古柏说:“吾西去求佛,教汝枝西长,归时东向,使吾弟子知之。”后其树果生出西长的新枝。十多年后,树枝突然全都东指。众僧齐呼:“吾师回来了,快迎接!”果然,唐僧已到。为何古柏称松,据说是避“柏”、“悲”谐音之因。
大雁塔,在陕西西安市城南的慈恩寺内。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贮藏由印度带回的典籍,由唐高宗资助,在寺内西园修建。现塔高64.1米。为何名大雁塔?传说是玄奘当年取经途中你在沙漠迷路,四天四夜滴水未进,后在大雁的领引下,才找到水源,走出沙漠。建立此塔是为感谢菩萨化身大雁指点迷津之恩。另一种说法是佛经故事:据说有一位菩萨曾化身为雁,舍身布施,后人葬以建塔,故名雁塔。
注释:1、参看本书“四大古典名著中唯一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2、三藏:古时印度的佛教僧侣常把同一类性质的佛经汇集装在一个箱子或竹篓中,称为“一藏”。后来“藏”演化为佛教典籍分类的总称。因佛教典籍分经、律、论三部分,所以称“三藏”。
3、律宗:中国佛教宗派,戒律为三藏三学之一,通于诸宗。律宗即专门修持戒律的大乘宗派。因唐时南山道宣为初祖,故全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
4、具足戒:梵文的意译,别称“大戒”,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名。中国僧尼隋唐后依《四分律》受戒,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四分律》要求“不应授年未满二十者足戒。何以故?若年未满二十。不堪忍寒热饥渴风雨蚊虻毒虫。及不忍恶言。若身有种种苦痛不堪忍。又不堪持戒及一食。”所以,玄奘是二十一岁才受的具足戒。
5、中国佛教史上译经多影响大的四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位译经家有两种说法:一是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
6、古印度曷利沙帝国国王。606-647在位期间,统一印度,迁都曲女城,建立严格的行政管理和刑法制度。虔信印度教,亦大力支持佛教。在曲女城召集无遮大会,请玄奘讲大成教义,到会者有18为国王,大小乘佛僧3000余人,那烂陀寺僧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