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书店就是精神的朝圣地。都市中的大书城,古镇里的小书屋,书店的宁静,书籍的芬芳,让大城小镇温暖不孤单。
记忆中,第一次真正逛书店是到镇上读书时,小镇上那间简陋古朴的书店。
在粤东古镇棉湖,沿着长长的解放路,清幽的麻石板在阳光下透着历史岁月的沧桑。路两旁是斑驳的灰墙骑楼商铺,老旧的木板门窗散发着古朴气息。
解放路西边临近码头的斜坡边上,转角的地方有一家不起眼的小书店——码头书店。
印象中书店好像没有招牌,在棉湖读书居住时去过无数次,但从来没有去看书店的招牌,那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小书店,是心灵憩息的地方,不需要招牌门牌指引也能找到。
书店很小,弧形的店面,铺门用许多块木板竖立支撑着。开门营业时,把一块块木门板拿下横放在两张长凳上,充当摆放杂志和学习资料的桌板。
每月最新的杂志《知音》、《读者》、《青年文摘》、《故事会》……摆放在木板上的文艺杂志与小镇的热闹喧嚣共处,没有丝毫违和感,那是小书店独有的韵味,简朴不张扬。
几排简易的木质书架,裸着的木樑,雕刻着岁月的沧桑。沉浸其中,各种书籍名著抬手可及,翻阅着一本本好书,闻着书的墨香,安闲自在感受纸的温度与质感。
书店的主人是一对和蔼可亲的中年夫妻,三十多岁模样,也许是长期与书为伴,翰墨书香的熏陶浸染,他们身上丝毫没有小镇生意人的势利精明。
女主人微胖,皮肤白皙,慈眉善目,总是默默整理书架上凌乱的书籍,不去打扰店里的看书人,直到有人选好书需要付款时喊她一声,她才从狭小的书架中挤回简朴的玻璃柜前收款。
没有太多沟通交流,但她能记住大部分买书人的喜好和类型。对于我们学生买的教辅资料或者文学作品,她经常会给优惠价。
那些年疯狂迷恋三毛的书,新到一本买一本,有时几天没去,一进书店,老板娘亲切点头微笑打招呼,说昨天进货,有三毛的几本新书,还是在原来的书架,你过去看看。
捧着三毛的书,感受着三毛的流浪洒脱与熠熠生辉的灵魂。每一本都想买回家,无奈,穷学生囊中羞涩。
《温柔的夜》拿起,翻看, 放下……
《撒哈拉的故事》拿起,翻看,放下……
《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每个故事都精彩,每一本都想买,拿起,放下,反反复复……
忙碌中的老板娘看出我的喜爱与犹豫,假装在身边经过,说,你可以先买一本回去,其他的我帮你保留起来,下次再过来买。
感谢她的善解人意为我的文学阅读护航,化解我的穷困窘境,这份贴心的建议,让我深深感动感激。
书店的收银台是一张长约一米五,高约一米的双层老式玻璃柜,里面摆放着许许多多的邮票和精美集邮册。
在那个没有零花钱的学生时代,我缩衣减食省下一笔笔“巨款”,跑到书店买回最爱的书籍或邮票,如获至宝般雀跃欢欣。
这么多年以来,读书已经成了骨子里的习惯。我可以忍受物质上的贫乏,却无法忍受精神上的荒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网络时代、多媒体时代、娱乐生活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与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 ,可以静下心来认真读书的人越来越少,逛书店的人屈指可数。
经过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磨蚀,几百年来阅尽小镇风情的麻石板解放路,已经被改铺为水泥路,路面光滑平坦,却失去了古镇独有的历史韵味与厚重感。
庆幸的是,路两旁许多旧屋虽然换了新颜,却仍是掩盖不住时光的刻印,散发出古朴宁静的气息。
码头书店是否依然存在?
我相信还是有一些人是喜欢看书的,喜欢翻书的哗哗声和纸质书散发出来的墨香。
希望那个陪我走过年少青春的古朴书店可以守住初心,不急功近利,依然静静地守护着古镇的安宁。
让喧嚣急躁的人可以慢下来,静下来阅读,让身心灵魂有个短暂的放松栖息;让书香浸润古镇,带来一丝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