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由技术工场
2018元旦前两天,比由技术工场办公区域也终于迎来无人货架!然后今天下午饿了么的无人货架就撤走了......
饿了么和猩便利抢占高地,在上周的丰年兆雪中拯救了为午饭发愁的小伙伴。无人货架的到来解放了白领的双手、美味了我们的工作时光。
之前看过一篇报道,说是无人货架的丢货率能控制在3%-4%之间,也就是100块钱的货只有3、4块钱收不回来,按照以往“小黄伞”、“摩拜单车”的回收率来看,我反正是不太相信的。
之所以得到这个数据,难道是因为在报告中调研的地方安装了假摄像头?还是因为派了写字楼安保大叔随时监督?
这还真是个完全靠自觉的事情,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对此表达了深深的担忧:有人拿走了东西,我们也不可能派运营的人去他们公司要三四块钱吧?人家面子上也挂不住,势必今后要说许多无人货架的坏话,比如挡住了去茶水间的路要求搬走,云云。
零售新业态的百家争鸣
据不完全统计,2017下半年已经有超过30家无人货架企业入场,果小美、猩便利等成立半年已完成多轮融资,阿里、京东、顺丰、饿了么、便利蜂、每日优鲜等都将业务触角伸向了无人货架。
无人货架以无人值守为噱头,智能结算为途径,零食和饮料为主打,虽前有自动贩卖机、后有24小时无人值守便利店,但在无人货架不起眼的零售方式外表下,却是疯狂猛烈的竞争局面。
共享单车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而无人货架想要解决的是最后10米之内的消费需求,让五花八门的便利商品“随时随地,触手可得”。
自动贩卖机、24小时便利店还未能变成“哆啦A梦”的百宝袋,想要什么随时就能“变”出来,但无人货架可以做到。
无人货架擅长打“灵活战”,选择在零售业这个细分领域里开疆拓土,圈地混战还只是第一步,要想长久发展并实现盈利的最终目标,要做的还有很多。
如何精确铺货及时补货、如何降低损坏率保持货品新鲜、如何提升智能水平降低成本,等等。在市面上如此多的玩家中,究竟鹿死谁手花落谁家,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项目都是需要精细化经营的
友盒便利创始人陈惠鲁近来略显焦虑,他说道“我从不认为,无人货架是一个风口上的生意,而是需要精细化经营。”
谁曾想一年前还处于高丢损率境况的无人货架,如今悄然成了资本界的新宠儿,被资本追逐着陷入了疯狂的漩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无人货架受到资本追捧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拓展了线下新零售新空间,第二移动支付普及并和消费者建立起大数据衔接,第三回归了零售业本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陈惠鲁曾测试过全开放式场景下的丢失率,竟高达20%~30%。
假设一个无人货架一个月的销售额为1000元,按照30%的丢失率,300元到不了账,再算上人力成本、货架成本及货物成本,亏本了。
因此,他们团队只能慢工出细活,利用精细化的运作降低高损失率,仔细筛选客户、培养消费者习惯、教育市场......
同样面临高丢失率的还有咕哒猎人,但不幸的是由于高损失率和资金问题,团队最终黯然退场。
正当陈惠鲁靠着自己的精细运作,让公司开始保持盈亏平衡的时候,不料风口来得如此之快,玩家不断涌入,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起来。
“为何别家起步晚,却能比咱们更快被知道?”,原本打算低调平稳发展,在验证精细化运作之后靠服务全面发力的陈惠鲁,为了抗竞争压力也为了奔走于一线的同事,只能选择了早早融资。
随之而来的便是恶性竞争,伤害其他玩家让自己获利的手段真是让人恼火又煎熬,更有冒名顶替的工作人员故意将别家货架撤走的情况发生。
因为资本的大量涌入,大幅度提速了行业的发展进程,尚在摇篮的“无人货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催化成“大头娃娃”,这样的成长环境很不健康。
行业的排名,原本是以服务、客户满意度来评估的,现在却变成了一场融资多少的炫富之争,完全脱离零售本质。
天图投资合伙人汤志敏判断,无人货架的跑道肯定很长,需要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不管是从投资者还是从创业者的角度来看,都面临着未知数。
为了不沦为行业发展的牺牲品,无人货架的出路在哪里?是像陈惠鲁说的那样,应该坚持本心精细运作?还是如创享投资创始合伙人贾珂认为的那样,90%的小企业都将被大公司收购?亦或是存在第三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