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之前其实对于大学并没有什么概念,知道的大学不过是清华北大,可以说是孤陋寡闻吧,然而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斤两,发现并不是清华北大的料,所以这就很尴尬了,那我高中所有的努力是为了什么呢?
那时候只知道大学很多,也有本一本二的,所有的信息都很模糊,上大学这样一个目标,其实是外界不断地灌输给我的,只知道自己是要上大学的,至于最终要上哪所,等考出来了再说,于是数年如一日,看着不一样的文章,做着不一样的题,但却是一个调子。
熬过了高中三年,高考过后拿到报考的志愿参考书时才知道,中国的大学和它的专业能有那么厚厚的一本书,就算是分数已经有了定位,可要从一个分数的等级里选学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段时间的自己,打着暑期工,每每想到填报志愿就一片茫然,就像孤身陷入了漫无边际的大海,没有一丝参考,只是飘荡飘荡…
直到填报志愿截止时间要到了,才不得不在一堆信息里做出选择,选择省份,选择学校,选择专业。
选择青岛理工大学,完全没有向往的意味,只是当时的现实使然罢了,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选择,让生活这辆马车终于开始乱闯。
一个人,第一次出远门,倔强地要自己来到这陌生的城市,为自己的选择去负责,去承担,或许也因为如此,才有了这么多如小人敲心的一幕幕肉颤的经历。
其实一开始就欠缺很多东西,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却上了大学,再也没有一个目标能让自己奋斗三年,找到一份好工作?从来就不是自己的追求。
所以上大学之后虽然有过美好的希望,想要变得更好,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件事让自己真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去的。
记得大一的时候,开始融入大学生活了,随着学生大潮去游走于各大社团组织之间,然后投出自己的申请表,等着接收来自学长学姐的评判和选择。
然后被选择,被调部门,入了学生组织,再之后大学真的就没有太多内涵了,部门有事便参与,开会、参加活动。除此之外,就是上课,下课,吃饭,回宿舍。
真的是糊里糊涂地就这么过着了,因为觉得没劲,学生会也退出了,大学也就只剩下上课这么一件“正经事”,可是那段时间大家都感觉,上课真耽误学习。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或许我一直就没搞明白过,一直以来都是跟着大环境的节奏走,顺应安排,很少真正思考自己的人生,完全不知道四年下来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
是很不喜欢庸庸碌碌、单调枯燥、没有可计量且自己能承认的收获的生活,所以尝试去改变,去接触外界的人,去做课堂学习之外的事。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认识了很多人,吃了很多家的饭,听了很多话,也选择过一些方向,但跌跌撞撞,人情冷暖之后又回到原点,这时候看看自己,却已经面临着要毕业的窘境,叹无奈。
太多茫然与不知所措,太多难受与痛苦,好在最后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也慢慢找到了方向,才开始活得有些明白,开始思考一些未来,做一些规划,开始了有意识地填充人生。
究竟为什么要上大学?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吗?现在的我依然是觉得不是的。
如果上大学只是为了学好一门专业,然后去跟别人竞争岗位,最后一头陷进去开始时间与金钱的交易,那不如早几年就出去的好,也一样能做到。
那么上大学的意义在哪里呢?也听过所谓“读书无用论”的调调,但我只想说,不是读书无用,是你不会用,是你自己没用,当然,也是对自己说的。
上大学要学的是如何去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明白人,懂得判断,懂得更好地选择。
上大学要培养自己的学习力,再也不是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要灵活地学,把东西学活,有选择地学。
在大学里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要不断地去和别人的思想碰撞,是认识的去除与留存,是见解的加强与升华,是格局的放大。
读书十数载,能创造的价值,要创造的价值绝不仅限于一个工作岗位的合格,而应该更多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做更大的事,关心社会,回报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成人达己。
有一句话如是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或许,自古代以来,读书人就是崇高理想的代言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可能我们都很普通,也做不下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毕竟能够记录在历史里的人不过那万一,但我们的追求是要远大,不断朝着它迈进,不管成功与否,行动本身就是一件动人的事,去做了就有可能让生活更好,不做便都等于零。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梦想敢追求的人,是能够和现实斗争之后不管胜负几何也绝不沉沦的人。我希望自己不辜负大学提供的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会,让自己会思考,会做人,会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