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妞出生前,我就已经无数次想象,小小的她在婴儿床中酣然睡去的美好场景。
然而现实和想象有着巨大的差距,知妞出生后,在月嫂和家中长辈们的“努力”下,知妞终于还是养成了“抱睡”的习惯:抱着可以睡很久,一放到床上就立刻醒来,哭个不停。
我甚至怀疑是不是床不够柔软,或者是床垫有些冷,于是把婴儿床铺得暖和又柔软,但这家伙,身体一沾床,立刻四肢挥舞着醒过来,好似床上有万千钢针一般。
月子里面有月嫂帮忙照应,知妞的睡觉问题还不觉得是个麻烦事,等月嫂一走,自己亲自上手照顾孩子后,便觉得问题棘手。
因为是母乳喂养,知妞常常吃着吃着奶就睡着了,眼瞅着她已经睡着,于是小心翼翼地抱着她,轻轻地往床上一放,运气好的话,放下后她依旧睡得沉稳,运气不好的话,得放好几次才能彻底放下,每次弄她睡觉,都觉得自己在抽命运的塔罗牌。
我在心里嘀咕着,这么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总不能孩子一睡觉大人就抱着吧,大人也得休息,也得做自己的事情啊!
于是在进行了一番“深入研究”之后,我开始了知妞的睡眠改变之路。
一、用防惊跳睡袋
原本知妞出生前,我就为她准备了防惊跳睡袋,然而月嫂觉得这东西束缚孩子的手脚,会让孩子不舒服,于是一直坚持没有使用。我尊重月嫂意见,于是将睡袋收了起来。
月嫂走后,我尝试着给孩子穿上了睡袋,才终于知道,这东西不要太好用。没有穿睡袋的新生儿,手和脚不受自己控制,常常因为一点声音就产生惊跳反应,手脚挥舞着把自己弄醒,常常睡一会儿便惊醒,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喜欢被抱着睡的温暖感觉。
防惊跳睡袋将婴儿紧紧包裹,模拟在子宫中的熟悉感觉,让婴儿能够更有安全感,也不会因为乱挥舞的手脚吓到自己,睡眠的时间也由此变长,睡得也更踏实。
穿着防惊跳睡袋的知妞,白天第一次在没有抱睡的情况下,自己睡了2个小时。要知道,她之前一般睡半个小时或者1个小时便会醒过来。
二、培养睡前仪式
知妞1个月大的时候,我开始培养她的睡前仪式。
每一次在她发出睡眠警告——打呵欠的时候,我便将她抱到卧室,拉上窗帘、换纸尿裤、放一首轻柔缓慢的音乐,然后再喂奶,直到她睡着。
虽然我很想改变知妞奶睡的习惯,但1个月的婴儿哭起来,为娘的始终是心疼和不舍的,吃吧吃吧,吃着睡香香吧。
增加了睡前仪式,知妞的睡眠变得规律了许多,只要我拉上窗帘,放起了音乐,她便知道:该睡觉了哦。
三、“抱起——放下”
虽然用了防惊跳睡袋,加入睡前仪式之后,知妞的睡眠质量大大提高,但放下就醒的难题还是存在。
知妞3个月大的时候,我在心里默念:是时候了。
找了个平静如常的夜晚,提前给家里人打了招呼:“一会儿卧室里发生什么事情都别进来啊!”
给知妞做了抚触,穿上睡袋,播放音乐,关了灯,怀中的她沉沉睡去,然后将她慢慢放入小床。
果不其然,运气不好,知妞的身体一接触到小床,便哭着醒了过来。
只是这一次,我没有再抱起哭泣中的小人儿,而是静静地看着哭泣的她,温柔地对她说:
“3个月前你还小,你一哭我就忍不住要抱着你,怕你没有安全感,现在你3个月了,是大宝宝了哦,要学会自己睡自己的小床了哦。”
“不哭不哭,妈妈在这里,一直陪着你。”
知妞的哭声嘹亮,穿透力极强,哭起来丝毫没有要停歇的意思,我看了看时间,哭了3分钟了,于是抱起哭泣的知妞,温柔安慰道:“宝宝乖,你要自己睡小床了哦。”
于是再一次把知妞放进小床,紧接而来的,依旧是她嘹亮的哭声。我又开始掐时间。
我的计划是,知妞每哭3分钟,我便抱起安慰一次,直到她在小床中自己睡着。
哭太久容易使她缺乏安全感,这种“抱起——放下”的方法,会让她知道:虽然我在哭,但妈妈一直陪着自己。
如此“抱起——放下”几次后,知妞终于不再哭泣,小小的人儿,在自己的抽泣中睡着了。
期间爸爸、爷爷、奶奶轮流来查看情况,大概是受不了知妞哭声的冲击,都想来把孩子抱走,然而一一被我轰了出去。千万别来干涉我的“知妞睡眠改变大作战”啊!不然就功亏一篑了!
第二天,为了弥补前一天晚上哭泣的“心理阴影”,我特别卖力的陪伴知妞,好在她似乎并不记得前一天晚上是哭得如何伤心,依旧乐呵乐呵。
“抱起——放下”的方法使用了4次,每一次我都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对比每一次知妞哭泣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到第五次的时候,知妞只是在自己的小床里扭了几下,然后安稳睡去。
她终于不再哭泣。
在被家人不断质疑之后,这一刻我终于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
此后,极少在知妞身上发生“一放下就醒来”的事情,我总算改掉了她的睡眠坏习惯,现在的她,每天都睡得很好。
孩子睡得好,大人也能得到充分休息,对于很多新手父母来说,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要允许自己的孩子哭,虽然孩子的哭声像警报一样使人焦虑,但要知道:孩子是哭不坏的。只要父母的陪伴没有缺失,孩子的哭,也是哭不走安全感的。
以上就是我对知妞睡眠调整的3个方法,分享给新手父母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