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B站看了《甄嬛传》华妃死的片段。很多骂甄嬛的弹幕,也有很多人说“华妃作那么多恶,就是因为太爱皇上了”。突然就想说说自己对这部剧的一些想法。
我很喜欢这部剧。宫斗看起来热闹什么的倒是次要,类似的宫斗剧我其实也没什么兴趣。我最喜欢的是它的悲剧美。流潋紫当初写小说的时候,搬了很多《红楼梦》的素材。我最喜欢的就是跟《红楼梦》类似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结局。各具风情的美人、才女,都在看起来富贵已极的皇宫里慢慢失去最初的纯真,乃至香消玉殒,令人生叹。当然,不是说团灭了就美了。团灭也不都是一样的。我没有读过原作,但是看过别人总结的原作和剧本的不同。时间有点远了,具体内容记不清,但我的感觉还是记得的:原作的嫔妃们在为了害人而害人;剧本里的她们都有各自的原因,主观的,客观的。剧本给人这样的感觉:她们最后的消亡,有自己的错,更多的是无奈,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是带着怜悯的菩萨心的。他没有站在谁的立场,似乎是走进了过去的世界,旁观着这一切,然后由衷地为所有人哀叹。《甄嬛传》也略微有些这种感觉。剧本试图营造出时代的悲哀,的确将原作拔高了。当然,它本质上还是个宫斗剧。
喜欢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视觉上很舒服。演员颜值高(皇帝是大叔这个我可以接受。陈建斌和雍正的画像看起来真是像……),服装没有亮瞎眼的荧光色,首饰塑料感少,布景庄重,画面色调温和。虽然不符合史实的地方也有一箩筐,但相比之下是很有诚意的作品。此外,语言上的红楼味也很有感觉。但是有很多地方用得也挺蹩脚的,有“强行古典”的感觉。
然后回到我开头说的那个问题。对于甄嬛是不是绿茶婊,历来是撕比的焦点。其实,我倒觉得这不过是个视角问题:站在传统道德的观点,她当然是;站在现代的角度来看,她不过是争取自己的幸福罢了。
这部剧里,甄嬛和沈眉庄分明就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她们的人格都非常独立,绝不依赖别人活着。有自己的原则,如果别人践踏原则,那么即使是皇帝,也照踢不误。从甄嬛的爱情观上也可知一二:甄嬛从一开始就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当然,她生活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古代,自然不会有“丈夫只有我这一个妻子”的奢望。但她渴望与另一半是唯一的精神伴侣。(我想这是人性使然吧。有人喷甄嬛“进宫当妃嫔还想皇帝只爱她一个,这不是做梦吗”。其实真的不是。首先,这不过是个美好愿望。其次,为什么皇上就不能把她当做唯一的知己呢?)如果皇上自一开始就没有对她表示过另眼相看的意思,尽管她内心还会有这个渴望,但也会接受现实。然而很可惜的是,皇上对她格外青眼有加,似乎真是将她看作了精神伴侣,与别个不同。可到了后来,被陷害之后她看清了皇帝的真面目:只是把她当做纯元的替代品。她的自尊不能容忍她继续扮演别人,也不能容忍她原谅皇帝。
她自此之后与皇帝恩断义绝。放到现代社会,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们两个就是离婚了。之后她再爱上谁,也都无可指摘。但放到古代,她虽然被逐出宫,依然是属于皇帝的,是没有资格再婚的。这大概就是她被喷的原因之一。再者就是怀着别人的孩子回宫了。这里在伦理道德上的确是说不通。但是我实在也不能过分指责她。不回宫父亲很可能就病死在边疆,允礼又已经死了(她那时不知道这是误会),自己怀着个没有名分的孩子。而且查明允礼的死因,的确也只有回宫才可以。这大概也是“逼上梁山”了吧。第三个喷点,就是她害死皇帝。甄嬛回宫的时候是没有复仇的想法的。她只想为允礼复仇,不想为自己。皇帝不过是她利用的对象。促使她弑君的就是皇帝强迫她杀了允礼。想想看,渣男耍了自己一通,又让自己亲手杀死最爱的人,不动杀心才怪。而且,那时候皇帝已经对甄嬛起了疑,容他活下去,甄嬛自己就难保。
当然,我不是要为她洗白,说她做的都是对的。但为了生存,这些事的确都是无奈之举。这是那个没有尊重和平等的时代造就的。就连皇帝也是。他的薄情寡义,城府深重,跟从小浸淫在这可怕的宫廷里也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个现代人,没必要用古代的伦理去评判一个人。我觉得倒是应该这样看:有着健康的、独立的人格的女人在封建社会里会得到怎样悲惨的结局?逆来顺受都不见得善终,更何况反抗?
(未完)
。。我说得最不费劲的居然是部宫斗剧。。hhhhh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