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弟弟是怎样的体验”,前几天刷知乎时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忽然地想到,在我的至亲之人里,每每谈及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甚至我的小表弟巫豆豆时,我都可以洋洋洒洒一堆文字敲出来。可唯独对阿李同学,因为过于复杂,爱恨交加,虽在心里描述过千万遍这样的感觉,却不曾让它有机会转化为文字跃然纸上。现在,我决定这么做一把。
我的弟弟,他小我七岁,他出生的时候我二年级。和很多人小时候一样,他的到来虽然让家人喜不自胜,却并未让我多么开心。
像做梦一样,一夜之间,我陡然多了一个“姐姐”这样一个身份。虽然那时尚年幼,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这两个字,意味着责任和担当,意味着礼让和维护,意味着我要心胸宽广地接受爸爸妈妈半数的疼爱被他人分走,意味着以后所有的零食都要对半分。
坦白说,我和弟弟关系没寻常姐弟那样好,也就是不好。这里的“不好”,并非不够亲密,而是不够和谐。
我一直反对爸爸妈妈对他的近乎佛性的教育方式,无法制服根植在他骨子里的那股倔强和惰性。爸爸工作比以前忙,无法向当年管束我一样管束他,妈妈也不忍他受苦,什么事都依顺着他的性子。所以我就承担起了管束他的责任,也是义务,所以他自小学习方面一直是由我督促。他小时候没怎么挨过爸爸妈妈的打,却是受了我的不少拳头。
弟弟脑子不差,就是惰于书本,这样的陋习,一直延续至今。我看中向来不是成绩,只寄希望于弟弟能改正自己性格里的那些不足,而他的那些不足,在学习的过程中处处都是致命的危害。可也是因为我的严加管束,使得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关系僵化。
我们每一次矛盾,都是因为我不满于他,或是他的功课,或是他的习惯,我看不惯也忍不住,自然要讲,要强迫他改正。我一度觉得,那是弟弟看我与我幼年时看爸爸是一致无二的。
后来我自己的学业也逐渐繁忙,无暇顾及他,我们的关系才缓和了很多,不再常常拌嘴,也终于在别人看来像是寻常姐弟了。那时他小,尚到我的肩膀,我制住他不是什么难事。男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本就长得快,如今他已高出我一些了,看上去俨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昨天和朋友讨论到教育弟弟这个话题,我说“我和我弟弟如果不谈及学习,就是超级无敌好朋友,一旦谈及学习,就是三生的仇人,我恨不得分分钟拳头上去。”朋友说,他有同感,他觉得弟弟本该比自己优秀,所以无法容忍弟弟降低自我要求。
原来,身为哥哥姐姐,我们的心态都是一样的啊,就像爸爸妈妈寄美好的希望于他们的子女,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把自己的期望给予弟弟妹妹身上,这一点虽不明说,却也算是生而为人的共性。
后来我在异地求学,一年在家不超过三个月,与弟弟自然也是交流甚少。
给我触动最深的一次是2017年的十一,我回家待了4天,和弟弟一起去看奶奶,一起在金黄的麦地和绵延的大堤上拍照。离开家的那天,弟弟没有出来送我,他一个人躲在楼梯后面,偷偷抹泪。看到他哭的时候,我心里忽然特别难受,像被什么紧紧揪住了一般。
从前我把揍他骂他,他哭我都毫无感觉,而这次,他那种隐忍的哭泣让我心疼不已,我想我过很久也忘不了那种内心的历程。我和弟弟自小都长在一处,无论是年幼时在上海还是长大后回家来,都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分别。
从前爸爸就说过“你们两个现在这么闹腾,相互讨厌,等以后你去上大学了,一定会彼此想念”,我当时毫不犹豫地用“不会”二字回击爸爸。
可后来才笑自己那时太过猖狂,大人的说法好像无论怎样的时刻都有那么一些道理,爸爸的话像是很久很久以前随手扔下的一颗琵琶果核,当时不以为意,再看时那一处已亭亭屹立着医嘱鲜绿茂盛的果树了。
弟弟是一个很有个人想法的人,这一点可能最早要追溯到小时候每天看的CCTV教育频道的《艺术创想》的节目,我们两个每天下午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等汤姆叔叔用生活里最平凡的小物件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品,用破旧的衣服摆出逼真的动物和人物,用废纸涂上颜料做成好看的面具和笔盒。那种材料取自生活,大胆动手动脑的想法从小便根植于我和弟弟的思想里,受用至今。
弟弟是一个在这些方面很有想法的小伙子,他会自己做弓弩,自己写小说,画漫画,并且已经坚持了接近三年,虽然未发表但得到了我的朋友们的一致认可。他已经写了不少故事,《神探哈德》、《王义传奇》、《李广复唐记》等等。
我虽恼怒他不多花些心思在学习上,但在这些方面从来都是支持他的。他爱看侦探小说,爱看《读者》、《意林》,爱看凡尔纳的书,爱画画,爱动手,想看唐探系列,我都尽一切去满足他。
毕竟这些,也是从前的我喜欢做的事啊,我当然要支持鼓励他,也算是支持和鼓励当年的自己吧。
这次回家,感觉弟弟变得越发懂事谦和,对我更迁就。或者说,我们像是角色互换了似的,他不再是那个一味需要庇护和迁就的小男孩了,我倒像成了那个需要他来讨好和保护的小丫头。有这样的感觉一部分来自于他性格和处事上的改变,也可能来自于他不断拔高的身段,我就这样眼睁睁看着他长得比我高了。
以前我总斥责他不懂分享,如今也有所改观了。那天妈妈煮了一盘小龙虾,他坐在桌前剥了一个下午,最后剥出来的虾仁多半进了我的肚子,这要是在以前绝对不可能的。去超市买零食时薯片和面包时他买的都是我喜欢的原味,吃鸡排时会主动将酸梅汁留给我喝,我的一个小动作就知道我要的东西是什么,一些小提醒便知道他自己哪里做的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同样,他的那些小心思,小习惯,小动作,都无法逃脱我的眼睛。如果不涉及学习,我和弟弟就是最为亲密无间的好朋友,这个世界上恐怕也不会有第二个人这样了解我,就像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
前一段时间他被开水烫伤了,挺严重的,左腿大腿部分一片通红,起了水泡,在家里闷了十几天不能出门。爸爸妈妈着急担心,我虽嘴上不说,却也心疼的。
在爸爸妈妈面前我宽慰他们“没什么大不了,不过被烫了一下,重新长一层皮而已。”像是宽慰他们,也像是宽慰自己。这些年,我一直希望弟弟可以抛弃一些不好的习惯,我做的所有,或是支持他,或是反对他,或是鼓励他,或是斥责他,都只有一个目的,希望他可以成长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人生可以少些遗憾,多些欢愉。
有一个弟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爱恨交织吧,和他相处的过程里,我并且提前体验了一把当母亲和老师的感受。
这次回来已经我发现在他面前,我成了一个如同母亲一般唠叨的存在,实在是难以置信。我越来越爱叮咛,这件事该怎么做,那件事该怎么做,在路上要小心车云云,我连他独自出行过马路都要担心。这种夸张的担心来自于对他之前失足烫伤自己的恐惧。
同时在辅导弟弟功课这一方面,也让我深深认识到了自身性格上的缺陷。每次辅导弟弟的功课,都是平平静静地开始,风风火火地结束,我一定是会动气,气到盛处,我拼命克制自己想提出来的拳头。
如果在那些夸张的武侠剧里,我都不知道该吐血身亡过多少次了吧。还好当时没报师范类专业,缺少面对孩子的耐心,我这种人实在是不适合当老师啊。
有他这样的一个存在,所有的东西,无论是买回家的零食玩具,还是来自长辈的爱和理解,都要像切蛋糕一样切成均匀的两份。这种心境由最初的不情不愿到如今的随性自然,是我们两个人的成长。
虽然,你仍然有很多缺点,有些习惯还不是那么令我满意:我也可能不是一个多么温柔体贴的姐姐,但你应该都明白,我们本该是世界上最为亲密无间的朋友,没有之一。人们常常说,最好的友情会成为亲情。
而我却认为,兴许最好的亲情,到最后会变成友情。长辈之间可以完全摈弃代沟和芥蒂,成为“忘年交”,而平辈之间也能抛却所有的不愉快,因为了解彼此,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对你啊,也爱,也恨,但更多的是期望。
希望你成为不那么平庸的人,我看着还行 ,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