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看了《转山》和《百鸟朝凤》。分别是导演杜家毅和导演吴天明的作品。这两部影片都还不错,值得看看。影片结构完整性与展示流畅度上,《转山》比《百鸟朝凤》好;凸显主题上,《百鸟朝凤》比《转山》大。不过其实两部片子不属于同一题材,没啥可比性。我犯懒,放在一起,随便说说。
《转山》讲的是青年张书豪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从丽江出发,骑行滇藏线,抵达拉萨的故事。故事的开始,他被不靠谱的同乡欺骗,好在运气不错,遇到爱好美食的同行者晓川带领他同行。然而途中晓川出事,张书豪只能接着独自前行,面对大雨,野狼,风雪,中毒等等境遇,青年心理也遭受了巨大的考验,最终他从暴躁疲惫、幻听边缘、几乎绝望中走出,获得宁静与信念,抵达目标。历经滇藏骑行的张书豪,从最初失去亲人的悲痛、迷茫青年,蜕变成了一个怀有信念、内心坚韧的人。
影片之所以叫《转山》,源于张书豪途中遇到了前往朝圣、转山的西藏信徒。那时的张书豪也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心怀信念,与信徒一样,于雪夜里,叩拜、匍匐于地,向着神山的方向磕头。那一刻,他的内心宁静而平和。
我喜欢故事的结局:一年后还没有完全恢复健康的晓川给张书豪寄来了明信片,他说他又上路了,因为“我热爱生命,所以我必须走出去”。所以前行的人,没有终点,而是永远在路上。
再说说《百鸟朝凤》。起初是看到了微博上一个人的推荐。因为尊重吴天明导演的遗作,他只做了推荐,没有多做点评。他不多说,是出于对一代名导的尊重。喜爱艺术又懂艺术的人,对真正的艺术家是打从心眼里敬重的。他又尊重艺术,不会谄媚权威,因此选择了不说,只是推荐。但我并不懂得专业的电影点评,只从一个观影者的角度说说自己的感受,无关导演、演员背景,只说一个观众的体会。
《百鸟朝凤》是唢呐匠的绝技,只有班主和传人才能学,也只有德高望重的人在去世时才能享有。无双镇的唢呐匠焦师傅,是远近闻名的焦家班班主。徒弟游天鸣虽然没有天赋,却重在人品好,为人踏实可靠。因此即便小徒弟技术蓝玉技术明显高于天鸣,他依旧把新班主的位置和《百鸟朝凤》这首曲子传给了天鸣。
然而时过境迁,红白喜事上唢呐的地位也逐渐失落。天鸣带领的唢呐匠班子不仅失去了往日人们的敬重,师兄弟们的生活也越来越难以为继。无奈,天鸣的师兄们也纷纷放下了手中的唢呐,背井离乡讨生活。只有老去的焦师傅和淳朴热爱唢呐的天鸣还在坚守地吹着唢呐,坚守着唢呐的精神。
影片里有一个情节很感人。年事已高的焦师傅带着天鸣、天鸣的父亲,唯一还在乡里的师兄几个人为一位去世的德高望重的老村长吹唢呐。因为天鸣重感冒,焦师傅代替徒弟在老村长的葬礼上吹起了百鸟朝凤——“百鸟朝凤,敬送亡人”。这是一首极其耗费精力的曲子,也极具感染力,老村长的家人与围观的村里人不禁潸然泪下。然而焦师傅却当场吹得吐血,他得了肺癌不自知,依旧固执地要求天鸣继续吹下去。
我不知道这个情节是不是故事的高潮。但让我落泪的不是这个情节,而是它的结局。故事的结尾,县文化局找到焦师傅和天鸣,要求他们吹奏一曲录下来,因为唢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唢呐艺人逐渐流失,文化局想以录音的形式留下珍贵的资料。天鸣为了满足师父的愿望,去西安找师兄。然而等他找到师兄时,一个因为石棉瓦厂工作废了嗓子,一个工地打工断了手指。他们,再也不能吹了。
这个故事的结局悲伤而现实。就像最后天鸣独自站在师父的墓前为他吹奏《百鸟朝凤》,隐约中焦师傅渐行渐远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以看得见的速度逐渐流失,流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流失在那一簇人星星之火难以燎原的坚守里。莎士比亚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这是一部美好的悲剧。
这部电影的立意固然是很好的。但感染力在我看来还是有些不足。小学徒求艺的刻苦,以及艺成后的高超,唢呐匠当年与现代的社会地位强烈反差,甚至唢呐匠对规矩和传统价值观的坚守,这些表现都有所欠缺。或者因为看之前,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太高,是我苛责了。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片子,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