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熟悉的一个典故,叫做掩耳盗铃。故事描述的那么生动形象,以至于我们很容易在头脑中刻画出一个自欺欺人的小人物。自欺欺人,很明显是一个贬义词。
但关于这个词还有很多新的解释。这篇文章结合我近期的学习思考,希望在多个不同的维度重新定义一下:自欺欺人。
1. 自己很容易被欺骗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有句名言:「第一原则是你不要欺骗自己,因为自己是最容易被自己欺骗。」
这句名言听上去有点反直觉,自己怎么会欺骗自己呢。
自己欺骗自己,有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自洽。有一个概念叫做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行为和自我形象不符时,你会产生一个幻觉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比如说,一个大妈被人忽悠买了大量不靠谱的保健品,这是一个行为。大妈自己当然不会认为自己蠢,大妈的自我形象当然是能明辨是非的。那么,行为和自我形象出现了不符。这时,大妈一般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是会产生一个幻觉,认为保健品是有效的,物有所值之类。
再比如,以前有某宗教组织坚信某一天是世界末日,当这一天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时,其成员教众不是幡然悔悟,而是更加坚信其教义,认为这是他们的虔诚感动了万能的神,让灾难没有发生。
1973年两名罪犯在斯德哥尔摩劫持4名银行雇员与警察对峙130小时最后投降,被劫持人员在法庭审判作证时对罪犯表现出仁慈,甚至其中一女性爱上了一名罪犯。这后来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自己还真的不怎么靠谱,一不小心就被自己忽悠了。
2. 自欺欺人的好处
看上面的描述,发现自己很不靠谱,很容易被自己欺骗,我们应该加强理性思考才对。但有些时候欺骗自己也确实是有好处的。
有一种心理症状叫做「冒充者综合症」,指的是面对机会的时候习惯性犹豫心理,自我评价比较低,感觉自己像是冒充者一样,配不上当前拥有的东西。
摆脱冒充者综合征的方法,就是善意的欺骗自己,假装自己很自信,假装的时间长了,自己就真的自信起来了。
TED上Amy Cuddy做过一个演讲「 Your body language shapes who you are」,里面用她自己的案例讲述了如何打破冒充者综合症的实例,里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Fake it till you make it.」看来,欺骗自己有时候能让自己更强大。
另外欺骗自己,有时候是为了更好的欺骗别人。这句话不是我说的,而是1967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谢林提出一个理论。
家长对子女干涉太多,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这是为你好。」这句话说的太多了,以至于家长自己都信以为真了。甚至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只是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虚荣心或其他而已。
看来凡事都有两面性,自欺欺人也不能被一棒子打死。下面的第三点就更颠覆认知了。
3. 真的被自己骗了吗?
我们都知道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故事,很明显的自欺欺人嘛,因为事实上葡萄可能甜的很。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就有另一种解释。狐狸认为葡萄是酸的,自身幸福感高呢;还是葡萄是甜的,自己吃不到,幸福感高呢?很明显是前者嘛。
甲壳虫乐队风靡全球,号称最伟大的摇滚乐队。而乐队的前鼓手彼得.贝斯特在乐队决定去世界闯荡成名之前,退出乐队留在伦敦。
多年之后,有记者问贝斯特。没有成为伟大的甲壳虫乐队成员,你有什么感受?贝斯特的回答展现了一只完美狐狸的胸怀:我比在甲壳虫乐队的时候还要快乐。
那么贝斯特的幸福和快乐是真的吗?还只是装出来的?科学的解释是:那快乐,是真真正正的快乐。
我们在面对一个事件时,心理过程通常有三个步骤:
第一,认识到客观事实。比如贝斯特错过了甲壳虫乐队。
第二,分析解释事实对自己的影响。比如贝斯特错过了名声和财富。
第三,针对影响作出情绪反应。比如贝斯特应该懊悔终生。
这其实就是标准的ABC情绪模型。激发事件A不是产生情绪和行为C的直接原因;对激发事件A的分析和解释B才是情绪行为C的直接原因。通过改变对事件的分析和解释,就可以影响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所以贝斯特改变了错过甲壳虫乐队的分析和解释,认为自己的平静安宁的生活比充满麻烦和危险的甲壳虫乐队的生活更好。所以贝斯特也获得了切切实实的幸福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追求的就是幸福感。我们能说,贝斯特被自己骗了吗?或者他只是生活在另一个真实的幸福版本里面?
几天前我听得到例会直播,脱不花嘲笑他们的CFO,在07年的时候,在四大和腾讯两个offer面前选择了四大。十年后,腾讯的股价都疯涨成那样了……按照本文的理论,他们的CFO未必会真的沮丧吧,只是在体会另一种幸福生活而已。
直播听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掐指算了一下自己当年放弃腾讯offer来上海的时间,暗骂一句:TMD,那也是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