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了会红板书,其中一篇发了歌手泰勒在最近演唱会的视频,都在感叹昔日女神发福了起来。
不禁想起来上回在看《爱乐之城》时还在感叹,什么时候美的定义能够脱离大众的眼光呢。
依稀还记得小时候看的故事书,大概讲了一个外表美丽的人在游览世界的过程中到了一个名为丑国的地界。
这里的人都很嫌弃他,因为他长得太“丑”,不是他们审美中的样子,而在主角眼中,这些人都长得奇奇怪怪的。
其实人们对于荧幕上塑造出来的各种形象的接受程度远远大于现实,除过艺术高于生活一说,倘若角色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多是要遭众人排斥的。
可以说大部分人对于美丑的定义停留在认同之中,一如中西方对于美人的定义是不同的。
但也能看出来,空洞外表的追随者大多是年龄偏小的人,随着年龄增长,单一的审美也会转变为多元化。
也许这也是一种看顺眼了的过程,就好像人常说“新发型l三天丑”。
当你换了新发型后同一个人初次见面,对方也并不会觉得有什么奇怪之处了。
如何定义美丑,这并没有什么具体指标,否则“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没了意义。
从两性吸引的从科学角度来说,是因为每个人都会散发人体外激素,这种激素是通过分布在人或动物皮肤或外部器官上的腺体向外释放的,它有着明显的气味。而这种气味又非常容易被周围的异性接收到,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
是否可以判定主观意义上的“美”就来自于此呢?
《叔本华思想随笔》中,“美”这个词是与英语词to show(展现)同源、相关;此,showy就是显眼、夺目的意思,what shows well则是“很好地展现出来”的含义。因此,美就是清晰显现、可被直接观照,因而也就是清晰展现了事物的含义丰富的柏拉图式的理念。
而“美丽如画” 一词的含义从根本上是与“美丽”一词的含义相同,因为前者形容那些展现自身,并把种类的理念也清晰地表现出来的事物。这词适合形容于画家的表现手法,因为画家致力于表现和突出理念,而理念正好构成了审美中的客体部分。
画家表现和突出理念,这种形式下的美引至人性,通俗来讲就是心灵美了。
人人都在讲心灵美,心灵的意义直指灵魂是否存在。灵魂已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种描述品性的状语了。
在《灵魂不死:对话录》中,两人辩论的开场如下:
斯: 现在请用一句话来告诉我,我死后会成什么? 请你说得简洁一些。
斐: 全部与无。
注:斯诺斯麦克(简称“斯”)一一斐拉里瑟斯(简称“斐”)
其中表明了叔本华个人对于灵魂的探讨,之后他发表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虽说这是很大部份是对于康德哲学的批判,导致其理论受众较少,但在这其中他指出,“人们既可以从客体出发,也可以从主体出发来认识世界”。
可以说对心灵美的定义大抵能够分为这两类:
1.他人所承认的一切美好品质
2.自我所主张的一切独立个性
如果说讨论人一生的发展会经历几个阶段很困难,那么追求自我独立的个性是依附在其之上的难上加难。
现代人都追求自我灵魂,在哲学上,“卢梭主义”就是“回到自然论”。
自然与天性二词本就同源与“nature”。心灵追溯的美的最终,或许是天性的解放罢。
而这天性被抑制的原因,或许来源于《圣经·创世记》中,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实,人有了“认识”的能力,有了意识,开始去学会批判、对比了。
回归天性是孩童长大后的梦想,也是岁到夕阳时的表现,也许这是你会看到家里的老人越来越趋向“顽童”的原因吧。
end
欢迎观点探讨,批评指正(⁎⁍̴̛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