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的诗歌《秋兴八首(其一)》中的颈联,在备教的过程中,“菊花”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都知道梅兰竹菊是中国文化中被乐意称道的四君子,用来寄寓读书人高尚的品德。但是仅有这样的大概的叙述,不足以表现出古人的细微和精致。
第一,菊花是斗士的象征。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黄巢在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写下: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二,菊花是隐士的象征。隐逸诗人陶渊明笔下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三,是伤感的象征。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第四,是高洁品格的象征。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的《黄花》: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而你要知道,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也有多种象征意味,芙蓉就是荷花,色彩多为白色或者粉红色,纯洁、光鲜、亮丽、绚烂,人见人爱,寓意美好。
第一,是爱情的象征。《西州曲》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第二,象征着个体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屈原的《离骚》中写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第三,与思乡之情密切相关。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可是,你要知道,长久以来在我们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对某个人物或者对某件事情似乎没有过一个完整的形象,而在课本的编排中几乎都呈现出散点的状态,费时、费力不讨好的现象经常存在,以至于学生认为语文学不学就那个样子,再加之语文本身是一项慢的艺术,长此以往,就沦落成了饭后可有可无的茶点。可见整合语文的课程资源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事情,除了语文课程自身的整合,还有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跨领域整合,可是如此巨大的事情,单单依靠个人的能力是很难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