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对“概念”不清时,极易从一个极端陷入到另一个极端。因此,只有拥有了清晰的概念,我们才有可能知道应该相信什么,不应该相信什么,自然不会一味地责怪“生活欺骗了我”。
1、亲身经历后更确定速成是不可能的
1997年的金秋9月,刚步入社会不久的我,从随身听的广播里听到了一个“阅读记忆速成班”的招生广告,并且得知开班地点离单位不远。最为关键的是,该培训班地点选择在某公办图书馆内!作为政府经营的带有公益性的图书馆,有这样的培训班开设,给人的感觉一定是非常靠谱、值得信赖的。
为此,在这样公信力的背书感召下,我花了200个大洋报名参加了这个培训班。果不其然,当我迈进培训班的那一刻,看到很多年轻的小伙伴(也有40岁以上的同志)都在以膜拜的神态投入学习中。自然而然,我也被卷进了这个学习的潮流中。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切的“速成”都是徒劳的,只是一个骗局。
正是这次“速成”的失败,让我觉得简直是奇耻大辱,遂决定对一切“快速”的事物选择不相信。当然,以当年我的认知水平,也从未听说过“快速入门”的概念。因此,“快速入门”也从没进入到我的操作系统中,即使当时进入到我的眼帘,也一样会被我极端地拒之门外的。
当我们理解了“速成”的概念之后,我们就会知道这个概念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就会理解“速成”是不可能发生的。
2、快速入门是可能且必须的
在分析了“速成”即为“快速成功”之后,我们很容易想到,这是与“长期耐心的积累”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是相违背的。然而,“快速入门”是可以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快速入门”,不要始终站在门外指点江山、跃跃欲试。只有入门后去践行,在践行中去探寻、摸索、观察与比较,才有可能找到通往“成功”之路。
那么,“快速入门”必备条件是什么呢?答案是:最少必要的入门知识。然而,如何判断、选择,并最终获得这个“最少必要知识”呢?——那必定是一个人过往的学习积累而成的结果。
有什么样的过往,必定有什么样的现在。这不是佛教意义上的因果,而是个人成长之路上所有行动的必然结果。你若一路播撒种子,一路辛勤耕耘,你便收获满满;你若一路只顾扬鞭策马,放任不知收敛,你便会因马力衰竭而重摔在地,不死即伤,一无所获。
3、概念清晰就不会让我们陷入骗局
当一个人对“概念”不清时,极易从一个极端陷入到另一个极端。因此,只有拥有了清晰的概念,我们才有可能知道应该相信什么,不应该相信什么,自然不会一味地责怪“生活欺骗了我”。
然而,为什么大多数人却轻易相信并深受其害而不自知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太多人做事都想立竿见影,都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同时,太多人都想马上得到确定的结果。比如,买彩票、赌博、游戏都容易让人上瘾;比如,成功学的励志鸡汤大受欢迎……这些都是抓住了人们“一夜暴富”的心理。
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在确定值得要去做的事情上,冠以“长期”,才会看到其真正的价值。当我们心中时刻保持“既不要对短期期望过高,也不要对长期期望过低”这样清醒的认识时,就会对“速成”呵呵了。
4.永远让明天充满希望
当人生陷入低谷之时,很多人更易自暴自弃,放任自己,让所有的美好都付诸东流。
然而,生活依然要继续。所以,还有很多人明白,不放弃不抛弃,心存希望,继续努力争做最好的自己。哪怕开始时错误百出,也知道去总结、反省、调整与修正,让自己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这种“活在未来”的“长期积累”,才是丰满人生最有力的武器。
简·奥斯汀是这种境界的典范。
在周冲的影像声色公众号里,周冲写到:
“1896年,与 简·奥斯汀相爱已久的汤姆·勒弗罗伊,为了家族的复兴,毅然决绝地离开了 简·奥斯汀。没有告别。没有留言。没有交代。
多年以后,汤姆对人说:是的。爱过。
然而并无必要。简·奥斯汀用创造,代替了情绪的消耗。那段时间,她写下《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等名著,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女作家。
她很快就已释怀。
在《傲慢与偏见》里,她说:与往昔怨恨,是今时之阴影。
是啊,昨日种种,皆成今我。今日种种,方成新我。
切莫踌躇,莫停留,莫沉溺。
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怎么幸福,怎么爱。怎么自由,怎么来。”
这种理念,与“活在未来”、“长期积累”一脉相承!
“生活欺骗了我”原来就是一个骗局。因为,希望在,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