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你对空杯视频的支持,我是空杯杨,今天继续向你介绍《病毒循环》这本书里的新概念。
我有一个小学同学,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所以我和他爸妈都很熟悉,大概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妈开始炒股,每天都很亢奋,我那时候小,只知道炒股票,也大概知道需要一些钱,但没过多久就被套牢了,然后每天都很沮丧,家庭气氛也变得不太和谐,那段时间我这个同学也很少在晚饭后出来和我们一起滑旱冰。
去年,我和这个同学又联系上了,看他朋友圈得知他也在炒股,感觉每天也是很亢奋,颇有他妈的风范,但没过多久好像也被套牢了,然后每天感觉也是很沮丧,有一天我们微信闲聊,他和我说,要是有一个公式能计算股票的涨跌,他一定会花大价钱买,我说,一定会有的,但你得先把买公式的钱攒下来。
这样的公式肯定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会有谁能算出来的,但在《病毒循环》里却给出了一个病毒传播的公式,这个公式能让你在短时间内知道你的产品和传播是否具有病毒性。
这个公式类似于我们在初中某节数学课上学过的初等数学公式,这个公式是这样的:X*Y>1,这个1是之前提到的病毒系数,病毒系数大于1,才能成为病毒循环,小于1就没有意义了,这个公式中,X是注册用户自发邀请的朋友数量,Y是这个邀请的接受率。
我们打个比方,一个新推出的社交软件,每个注册用户平均邀请5个朋友,也就是X=5,然后后台计算邀请的平均接受率是22%,也就是Y=22%,那我们通过公式来计算,X*Y=1.1,病毒系数就是1.1,这个数值大于1,那就可以判定这个社交软件已经处在一个病毒循环之中了,这代表着又要出现几位亿万富翁了。
用这个公式来计算视频或图文的传播也是没问题的,只不过X就变成了我把视频分享到朋友圈之后,平均有多少人看,Y呢就变成了在我朋友圈看过这段视频的朋友中,有多少人再次把这段视频分享的分享率了,我的朋友圈人很少,X只有15,但因为这段视频拍绝了,有10个人都转发了,那么Y就是66%,X*Y=6.6,我的天,火爆全网的视频就出现了,这次病毒视频营销大获成功,大家可以去吃火锅了。
利用这个公式,其实可以在产品或者信息传播的初期就可以判断出到底能不能构成“病毒循环”,也许1个小时甚至15分钟就能检验出这个产品或者传播是否能够成功,创意创新总不能老是靠直觉,多些工具总会多些底气。
当然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为数不多的天才,怎么做都能“病毒”。
好了,《病毒循环》这本书的五期内容讲到这里就算告一段落了,希望你知道了这些概念之后,能够帮助你做出成功病毒的产品。
最后,请你帮我一个忙,把这段视频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尝试着看看病毒系数是否大于1吧。
再次感谢你支持空杯视频,我们下期再见。
空杯杨:广告人,创意小学生,烧酒军团吉他手,空杯视频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