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展示杂志》的专栏作家玛丽莲.沃斯.莎凡特发表了一篇文章,用她独特的方法解答了著名的“三门问题”,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门问题”到底是怎样的呢?
假设有三扇门,其中一扇门后面是奖品,另外两扇门后面是空的,然后让你选择哪扇门后面有奖品,机会只有一次。当你选了第一扇门后,主持人打开第三扇门,后面是空的,主持人会问你,“是否需要重新选择一下?坚持选1,还是换2号呢?”
大多数人这个时候想到,既然第三扇门是空的,那么第一扇门和第二扇门各占百分之五十的几率,其实没必要更改答案,还是相信第一感觉比较好。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主持人的行为对概率的影响却被大家忽略了,由于主持人打开第三扇门的举动,从而让第二扇门的几率变成了三分之二。
这是卡尔.诺顿在他的《隐形逻辑》一书中列举的例子,当我看到这里的时候,十分吃惊,并没有想明白三分之二的几率是从何得来的。
思索了几遍后,我仍旧没有得出答案,于是去看后面的讲解,顿时有种豁然醒悟的感觉,仿佛我的大脑也被打开了一道门,刷新了新的思维方式。
然而对于作者突然举了这么个例子,并放在“为什么多数人的智慧更高一筹?”这个章节里,我却有点疑惑,这样的解答似乎是少数人的回答。
带着这点疑惑,再往后读《隐形逻辑》的时候,我愈发的认真仔细,唯恐错过其中的经典理论,作者列举的一些事例很大众却极有说服力,绝大部分都是平常人经常会犯的错误,更为重要的是明明犯了错却还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
作者卡尔.诺顿不但提出了各种隐形逻辑下容易犯的各种错误,并针对各种不同的情形给出了不同的解决办法,这也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之一,有些书籍喜欢罗列一堆复杂的问题,却并不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似乎只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至于后续问题全凭读者自己感悟。
而《隐形逻辑》却明明白白的给出了各项很具体且可以实施的方法,没有高大上深奥难懂的长篇大论,只是一些简单明了的小办法。
比如在“为什么经验越多,思考越困难?”这个章节里,出现“定势思维”的概念,即我们经常把经验当做习惯,导致总是做出相同的决定。
但事实上,场景不同态度不同,即便是同一件事也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结果,然而定势思维却极容易让我们得出一样的理论来。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得不想起在高中做过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数学题,明明一样的题设一样的布局,然而仅仅只因为其中的几个字甚至一个字的变化,解法完全不同,这个时候的定势思维犹如一把利刃,在高考的战场上一刀刀刺出去,暗杀了无数高考生。
让我更觉惊奇的是作者给出的解决办法—“发呆凝视”,在我的潜意识概念里,发呆往往是走神的代言词,是另类的贬义词,然而在这里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褒义词。
书中提出“发呆可以产生积极效果,发呆凝视是一种定向思考,通常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
这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已被认知心理学家亚瑟.格兰贝格及其团队通过实验得到认证,是在科学实验下得出的结论。
我试着回想了下当我发呆凝视的时候是个什么状态,居然惊奇的发现,那个时刻我的注意力高中集中,所有精力全部集中在一件事上,翻来覆去的认真思考,得出的结论往往都是谨慎而又理智的,包括我在写作时候的很多创意都是在发呆的时候想出来的。
吃惊良久,我又想起关于儿童专注力培养的事,很多专家以及书中都提到过,当孩子沉溺在某种时刻,比如看书比如玩玩具,尤其当孩子沉默不语或者动也不动的时刻,千万不要去打扰孩子,这正是他注意力集中的时刻,留给他空间,正是有效的保护了他的专注力。
这里专注力的培养与发呆凝视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高效时段。
在我看来,能得到这样一套专门的理论并能作为一种问题的解决方法被极其认真的提出来,作者卡尔诺顿是相当厉害的,这靠的不仅仅是心理领域的认知能力,还需要大量的实验和事实作为依据,更需要严谨的思维逻辑。
重新翻开《隐形逻辑》的扉页,再次认认真真的读了关于作者卡尔诺顿的介绍,我不禁有些释然,有一种果然如此的豁然开朗之感。
卡尔诺顿作为教育心理学领域的讲师、语言学家,在科隆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是brain check公司的创始人,令人更加惊奇的是,他还是一名演员,有20余年的舞台经验。
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生活经验造就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也难怪他能总结出如此独特的思考方式来。
读完整本书,我竟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脑洞大开的同时觉得思维方式被人拴上了一根绳,紧紧的扯向了另一个以前我从不了解的地方,令人感到讶然惊喜。
我尝试着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周围发生过的事,亦是颇有感触。
最近一个朋友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与痛苦之中,他有个相亲的未婚妻,但他最近发现两人三观不合简直无法沟通,他想要分开,却又不能下定决心,毕竟两家已经摆完定亲宴,还给了女方十几万的定亲礼,如果现在他提出分开,酒宴钱礼钱都收不回来了,还要接受无数人的质疑与谴责。
明知道两人在一起不合适还要勉强在一起,他顾虑的不过是前期已经投入的精力与金钱,他害怕失去金钱失去名声,他不敢往前迈出一步,然而他却忽略了,两人一旦结婚,他失去的可能是后半辈子几十年的幸福。
现在他提出分手,失去的只是为数不多的精力和金钱,然而得到的却是后半辈子的幸福。
因为害怕已经投入的会失去,从而坚持错误的做法,这是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而且还会一错到底,这就是“沉没成本效应”。
前不久在楼下碰到一个邻居,她正指挥人往楼上搬一架钢琴,这个牌子的钢琴据说最普通的也要十几万,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邻居笑的无比坚定,“花大价钱给孩子买了好钢琴,就是为了这么贵的钢琴,也要逼着孩子练下去。”
我不禁愕然,她家孩子才五岁,“孩子这么小,万一她实在不喜欢怎么办?”
邻居摇摇头,“不管她喜不喜欢,为了这钢琴,也必须得练好。”
用一架昂贵的钢琴界定孩子的喜好,如果孩子喜欢倒也罢了,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呢?不但会让孩子陷入痛苦,还会抑制了他别的兴趣爱好,反而是害了孩子。
邻居此时的想法便受了“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已经为学钢琴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即使明知道错也要坚持下去,却完全忽略了为了要坚持这件事,后期又会多投入多少的时间精力金钱,甚至孩子的快乐。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甚至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那么这样的错误可以避免吗?
答案是肯定的,当你实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作者建议用“李克特量表”来解决,量表分为六个等级,来确定这件事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从而来判断此事是否要继续进行下去。
做过这些考量得出的结论,会让我们内心对既定的目标有个理智的判定,也会让我们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犯的错误,亦会给我们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很感谢《隐性思维》给我带来的各种奇妙的思考方式,“为什么说归纳法是危险的?”“为什么每个人都喜欢贴标签?”“为什么薪水涨了,依然要跳槽?”“为什么对象劈腿了,仍然不分手?”“为什么肚子能代替大脑做决定?”。
这些问题都给我带来不同程度的深入思考,我们常常会忽略隐藏在脑海里的思维方式,然而正是这种下意识的念头往往是根深蒂固的种植在脑子里,并会在各种场合下第一时间跑出来发挥作用,形成我们固定的思维套路,但我们却常常不自知。
如果我们能及时的察觉到这些错误思维,并进行一些刻意的训练,那么在面对很多事情的时候,我们都将会作出正确的选择。
而在这个察觉与刻意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经历了一次成长,完成了一次思维精进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模仿别人的套路,而是属于自己的思维逻辑,用真正属于自己的大脑去高效而又正确的思考,实现人生路上一次又一次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