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毕业已经快十年了,在社会里摸爬滚打,早已变成一个圆滑世故的社会人。
今天公司里给我们做一个培训,邀请了一位大学教授来讲课。没上课之前,我就开始产生了一种拒绝又期待的矛盾心理。
拒绝是因为学校里上课上多了,听那些老师滔滔不绝,讲一些不知所云的东西,就犯晕。大学教授都是偏学术性的,他们的课肯定依旧乏味。
期待是因为已经快十年没听过大学老师上课了,物是人非,不知道现在的我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触。
怀着奇妙的心情上课了,不出我的所料,大学教授的课程还是偏学术,偏理论,偏说教。有些同事在群里悄悄地聊天,说老师讲的东西完全跟我们的工作扯不上关系。
这要是在大学的课堂里,我肯定无条件地赞同他们的说法了,这老师讲的都是啥啊,云里雾里,这玩意儿学了有用吗?
可是这次我却沉默了,我没有在群里随波逐流瞎起哄,相反,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表面上看,这老师讲的课程内容大部分都是适用于大学教师的,对于我们这种技术岗位上的人来说可能不太合适。然而,如果仔细推敲,会发现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都是相同的。老师如何教学生,和我们技术岗位上师傅如何带徒弟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抗拒心理的同事先入为主,不管老师你讲什么,都是没用的,因为我花休息的时间来听一门跟我工作没关系的课,没意思。
以前我也有类似的想法,我干好我自己的活儿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什么搞培训,搞宣传,搞业务建设,匠心传承……这些东西我统统不感兴趣,搞这些占用我太多的休息时间,对我做好工作也没什么太大的帮助。
这种心态似曾相识,大学时代翘课的我们,貌似也是同样的心态。老师讲的课好像没意思啊,什么高数、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子电工,这些玩意儿我以后工作中也用不到啊。
于是,大学的我们疯狂地翘课,翘课。要是谁没有翘过几堂课,谁没有挂过几门课,就不算真的大学生。
如今呢?这些人的心态依旧没有变化,我现在听这些课跟我工作还是没关系啊?
真的没关系吗?我真的不这么认为了,世事洞明皆学问,如果仔细思考,大学教授讲的东西还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提供了很多的方法论和新思路,它是一种更系统更科学的体系。可是没用,在大多数心里,这跟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大学物理没什么不同。他们上学的时候不去思考,他们上班后依然不会去思考。
大学教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了一个例子,说他曾经给一家公司招聘过一批名牌大学的程序员,他们很快就能适应新的工作,而且不负所望,编写程序的工作做得非常优秀。然而,几年过去了,当公司需要从这批人当中招募一两个项目管理人员时,却没有一个人感兴趣,他们唯一热爱的,依然是写好代码,完成自己的工作,其他的不关我事也不感兴趣。
大学教授感叹道,技术日新月异,新的技术人才也在不断涌现,然而能够将技术和管理都精通的人却越来越稀缺。可惜,这些所谓的名牌大学生,眼里只有眼前的安逸,却没有长远的规划,谁都不愿意吃眼前的亏。
从学习这件小事,真的可以看出来一个人的潜力和未来。那些固守在眼前的工作上的人注定是被动的,他们自己把自己向上拓展的大门关上了。
那些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的人,他们的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因为他们时刻在准备着,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就会应运而生。
可惜,我们更多的人都习惯给自己设置障碍,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思考,不愿意进步,学什么都感觉不实用,看什么都没兴趣。
大学里我们逃过很多课,我们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呢,我们是在欺骗自己,说不定那些课堂上老师的一句话其实是改变你人生的金钥匙,然而你错过了,永久的错过了,再也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