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让你回到十五年前的学生时代,你会怎么来过?这本身是个伪命题——时间过去不待,哪来那么多“如果”。对于在高楼下地铁中为下一个目的地奔跑的我们,似乎把时间放在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上就是对生命的浪费。但是,”日三省吾身“,自省当进步。最近发生的事情,让我对曾经的学生时代,乃至整个人生作了一次设想型的反省。
最近被初中同学拉入“初三(6)班“微信同学群。被好奇和兴奋充斥的我,下意识地去点开一个个同学的头像,让我意识到自己也和每个俗人一样,有着”十年后会怎么样“的探案心理,更何况如今已是十五年后,而探案对象是曾经同窗三年甚至六年的同学?
群内除了我,无一例外都已结了婚做了他妈他妈,生活轨迹都在家乡方圆几里及上一级的市区。从头像看,很多人已经找不到当年的原型,特别是男生:曾经又高又瘦坐在最后一排的体育健将变成了现在的圆脸,大腹便便,原来可爱的胖墩现在反而变成一脸深沉拉长的河马脸,长相平平的则忽然有了耐看的味道。曾经各种发型的男生们,到了中年,大多剃了平头,露出光亮的额头。喝酒的开车的耍宝的自嗨的,表现出他们的生活状态。很奇怪的一个现象:那么多爸爸,几乎没有和各自儿女的合照。不比很多70后包括70尾巴的男人,都愿意把自己和宝贝的亲昵合照作为自己的头像。80后的父亲们,应了那句”爸爸去哪了?“,是否体现了80后的自我呢?
女生们,则普遍成了漂亮妈妈。曾经坐在我身后第三排的女生红,黑瘦、留鼻涕的她,现在赫然出现在平安风云精英榜上,一身职业裙装,拉直的短发遮住三分之一的脸庞,皮肤白皙,完全脱胎似地变成一位气质佳身材好颇有女人味的女白领精英。其它女生,则更多地呈现妈妈的角色,鲜少展示自己本人头像,而是用宝贝儿女、花朵、风景、静态物品来代表自己。女性,建立家庭后,似乎把“自我”也扩大到了整个家庭,模糊了原来那个自我的界限。
群里消息每天过百,我渐渐将所有人对号入座,并惊讶于新的发现。那位有着梦幻头像的女生“优优”,每天在晒着国外进口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和群里保持热烈讨论状态的女生,竟然是我同桌。而她竟然对我这位老同桌的重逢,没有抱任何惊喜,甚至对于我的问候懒得回应,直到听旁人说我在“上海”,才突兀地关怀了一句,“你嫁到上海啦?”。强烈的功利和世俗扑面而来,我感觉很不舒服,而“嫁”字,也说明她先入为主地作了评定——我不可能靠自己,而必定是靠男人才在上海立足的。想起十五年前那个虽成绩不好但还算单纯,虽机灵但对我颇有好感和崇敬之情的同桌的她,只叹人世之变数,只有时间才能给到答案。我回了一句,“对呀,我嫁给上海了,明年准备离婚离开上海。”她未多问,我未多说,人到了三十多岁,价值观已基本成型,很难通过外人改变。每个人有他的选择,无需强求。
两周下来,群里热闹一阵冷清一阵地持续着。上周末十几个在同学家开的酒店里聚了个会,会后各种美艳自拍合照,会后KTV。之后的微信话题更私人更有了方向性——做保险行业精英的红与各位车主勾搭成功,没有车的勾搭了有车的早上吃面上班,做司仪的勾搭了会玩的泡馆子,语言也从平淡无奇的口语沦落到粗俗的网络语,“草,尼玛,捡肥皂......", 似乎这样才能体现出同学之间深刻而纯洁的情谊。曾经的偶像,已成了“呕吐”的对象,难道十五年,可以把人彻底改变?美感渐无,磨成了庸俗。
似乎是生活改变了人,似乎时间是把杀猪刀,似乎距离才能产生美。生活在这里,已经变成了琐碎,庸俗;但生活确实是有限的,平凡的,离不开吃喝拉撒。但人,既然为人,就有选择不是吗?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选择要聊的话题,聚会的方式,说的话,交的人。平凡可以是不庸俗。
我很安静,对于群里的热闹,我无法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参与。群里的话题女王,是嫁到国外的燕,刚生了混血儿,大家都啧啧赞美。曾经的她,也是全班最美的,但桀骜不羁的性格,全年裤子不穿裙子的特点,让她很早便和男生女生打成一片,被叫着“男人婆”,她独立鲜明,不是班干部却有着影响力。现在的她,热情开放,充满了对儿子的宠溺和妈妈的骄傲,成了最幸福的女人。原来的班长,和我名字仅一字之差,现在,仍俨然是班长,组织聚会,订名单,订时间地点,群里的男女生们有些仍称她为“老班长”,或者亲昵地单字“鱼”,信任、亲密不溢言表。虽然当时她成绩不是最好,但无疑,综合能力是最好的,良好的家境没有骄纵她的性格,而让她的眼界更加开阔。
我虽然也是当时的班干部学习委员,但十五年后才知道,我的认可程度并不高。曾经的我,因为学习认真成绩前茅,工作负责卖力,是老师眼里的优等生。但在同学眼里,对我的印象仅停留在“那副瓶底般的眼镜片”上了。虽然燕夸张评价“深刻而又才情”,但对于那样的事实,对于那一晃而过的没有留下印记的三年,我毕竟感到了回头张望的落寞。从别人那枚镜子中,我看到了以前那个更加完整和真实的自己。那个过去的我,执着于每一次的考试成绩,每次课堂的表现和老师的眼光,执着于升学的目标,把那美好的初中三年、高中三年,都用在了一件事上——读书,而且是教科书。我把时间当作了过渡阶段,希望快点过去,而跨过去后才发现,我原来的执着,设定的目标,并不是那么值得我去牺牲所有的那段时光。这个道理,直到大学和毕业后踏入社会,才明白。
人生,人的成长,除了获取知识,还应培养情操,锻炼意志。而知、情、意三个维度三个方向,因为教育的偏颇,个人的执念,几乎放弃了情和意,完全抹杀了除了读书之外其他一切事情的意义。例如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如何和他人相处保持一种关系,如何去欣赏生活和艺术,如何安顿自己的心灵和精神,都是人一生最重要的功课。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进入职场至今,总结那些能在职场做得风生水起的,无一不是对人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懂得为人处世的哲学的。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十五年前,我会更加珍惜当下,把自己定位在“现在”,而不是“将来“的我。我会在为目标前进时,同时不忘沿途的风景。我会把目光从读书上发散开,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会更多地去阅读名著、哲学、艺术,培养自己的情操和修养,会更多地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而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去发现这个世界真实的一面,发掘人性的复杂和美丽,思考人与人处理关系的哲学,然后更好地认识自己,整理好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关系。那么,毕业后的我,就可以成熟的心态,更快地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时间一去不复返,但分享这十五年后的一些所思所获,对于现在正在面对着书本,寻找着自己,试图找到平衡点的青少年和青年们,也许有些借鉴意义。路,需要自己走,直路还是弯路,却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