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等呀等。
等他的两个女儿出现,这是临死前他唯一的愿望。可是大女儿有个紧要事要做,小女儿正在睡觉禁止打扰,她们都拒绝了。就像拒绝一个穷亲戚饭局的邀请,而不是十万火急的生死眺望。
她们的父亲,此刻死与活着,对她们来说已不再重要。活着,她们也不会再来探望他,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因为她们的父亲,已经身无分文了,已经失去了价值。而父亲只是个称号,犹如甲乙丙丁,并不具有什么意义。
高老头是绝望死去的。他悔不当初,他付出了一切,他也凄惨无比地失去了一切。
妻子早逝,他本能地将所有的爱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幸运的是高老头年轻时挣到了大笔钱,并做起了面条生意。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好的,他极度富养两个女儿,来弥补缺失的母爱。
学习贵族礼仪,学习贵族女孩所具备的一切才艺。两个女儿如愿以偿嫁进了上流社会。而高老头给两个女儿准备了最贵的嫁妆。
和天下诸多父母一样,爱孩子,但忍不住溺爱、纵容,只愿孩子多享福、不受罪。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多么小、多么不合理的要求,也会拿出全部力气去满足。哪怕父母自己多受些罪,代替孩子去受一些罪,而这些罪原本该是孩子吃一堑长一智的机会。
两个女儿每天都在"爱"的浇灌下慢慢长歪,认为自己的都是对的,自私又自利。
大女儿包养着情人,一个同样挥霍无度只会甜言蜜语和欺骗的情人。可是即便如此,她就像蒙在鼓里不愿醒来的人,依然想方设法掏腰包。
小女儿的丈夫包养着情人,丈夫只管她吃住,却连衣服钱也不给。为了钱,她只好做别人的情人。
从小被父亲宠爱,衣食无忧,长大后嫁的丈夫又是有钱人。住在诺大的房子里,两手不沾阳春水,有保姆伺候有司机出车。她们整日进出剧场、舞会等富人场所,人人觉得她们是幸福的女人。
表面繁华背后,原来她们也有烦恼痛苦。
她们婚姻的烦恼痛苦,大部分可通过花钱来解决。女儿每次到访,必为利来。
可怜的高老头啊。
给了女儿高额的嫁妆,只为女儿婚姻过的体面。可是,转眼嫁妆进入了女婿的口袋。女婿觉得他做面条生意不上流,于是高老头就把店铺转了出去。女婿觉得他住在自己家里不方便,高老头就搬到了破旧公寓。女儿女婿把他的钱一点点压榨殆尽,高老头却觉得有被需要的幸福。
《读者》里有句话:有求必应,会变成理所当然;百般纵容,会变成本该如此。
只到临死这一刻,她才知道:女儿女婿需要的只是他的钱,并不是他这个人这颗心。待他一无所有,就毫不留情地被抛弃了。
倘若他现在还有钱,女儿们早就来了。而现在,她们与眼前这个可怜的老头划清了界限。
他把女儿当成了一切,从不说不,任其宰割,毫无怨言,来表达父爱。终究是错了。
钱很温暖,钱见人心。
他盲目用钱解决问题,于是招来了两个同样见钱眼开的女婿。女儿们婚姻不幸福,本质上是女儿女婿都是物以类聚的同类人。
他培养了两个虚伪贪婪自私的冷血动物,只怪他的爱太有求必应。而孤苦伶仃、后知后觉看清真相的高老头啊,在爱恨交加的悲伤中痛彻心扉死去了。
三毛说:世上的喜剧不需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为人父母,往往爱的太用力。掏心掏肺,不断的给予,榨干金钱倾其所有也在所不惜。可往往养出白眼狼、啃老族。溺爱不出孝子,有求必应换来索取无度,亲情被金钱利益代替。回归爱的本身,爱的教育,金钱的教育,父母切勿当溺爱、有求必应的高老头,害了自己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