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远不要试图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饰你战略上的懒惰”。
事例1):大一有次听作家王蒙讲座,希望面面俱到,拼命地几乎把每一句话都记下来了。然而没有信息的过滤与选择,只是一堆僵死的文字,事后也不想再翻看了。这就像很多同学一样,上课笔记记得特别好,其实是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只是被动接受。
做法1):我高一的数学老师,极其反感学生做笔记,他希望学生去听、去理解。说实话,对于普通学生,这样有些严苛了。更理想的做法是,听思路,多动脑,和老师互动,记录要点,课后整理。
Tips:康奈尔笔记法
主要包括五步:记录→简化→背诵→思考→复习
事例2):每个班都有这样几个学生,学习特别认真,每天熬到深夜,然而成绩平平。这类人在备战高考的时候,常常扮演苦情的角色,似乎上天对他们太不公平了。仔细想想,真是这样吗?学习的成果并非是纯粹时间的相加,而是完成任务的多少。同样一课习题,效率高的同学半小时做完,你磨磨蹭蹭做了一个小时,怎么还好意思说比别人勤奋呢?
做法2):①做任务时限时保持精神集中;②劳逸结合,意志力像所银行,有支出就要有存入,积极地休息为更高效的学习积蓄力量(找到一个可以完全放松爱好:画画、阅读、跑步、打球……);③列出每日计划,但是不要过度“自信”,不要低估完成每项任务花费的时间,慢慢来,从了解自己每天能做的任务量是多少开始;④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养成午休习惯。
总结:人总爱自己感动自己,熬到晚上一两点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地可以去拯救地球了。如果吃苦受累就算努力的话,那么任何一个劳动工人都比你要努力地多。“有方向、有目标、动脑筋、有结果的努力才叫努力。”这里并没有否定勤奋的价值,聪明决定了你可能走多远,努力决定了你真正能否到达那儿。关键是要区分真正的努力和老驴拉磨,远离自欺欺人的“努力”。
2.《思维导图》
事例1):文综记不住?英语单词背不会?文言文太烧脑?
做法1):文综:图片记忆(不太建议做知识点本,把笔记记到本子上,这样每一页都是一模一样的,很难记忆,建议记到书上)比较理想的记忆状态是,想起某个知识点,对应那一页的样子就会在脑子里浮现出来。并且图片比文字能够承载地信息多得多,当一件事物和你的大脑产生越多的连接,被记住的可能越大,日后的回忆点也越多。英语单词:词根记忆、放到句子中记忆,关键要重复。文言文:理解记忆。在理清文章思路,理解含义的基础上背诵。
Tips:记忆偏爱色彩、符号、图片,所以想要记得更牢固,就要学会讨好你的大脑。(高一同桌常常以讲故事的口吻给自己讲物理题,既有趣又印象深刻)把新学习到的知识与已知建立联系,囊括在你的知识框架里,由点成线由线成面。(很多记忆圆周率的高手,采用的是谐音编故事法,把没有含义的数字有序地编进有趣的故事里)
事例2):数学题苦思冥想,看完答案后恍然大悟?
做法2):这其实是在题目中获得了太多条件,而没有在条件间建立联系。①把找到的条件用尽量简洁语言概括,根据学过的知识找充分条件搭配得出新的结论,把新的结论和其他条件组合。②看到题目学会追本溯源,找出考察的知识点,对应课本,把知识点彻底弄懂。这样做题的话,每一套题都尽十分的力做,每一套都吃透,远远比囫囵吞枣做十套题有用。毕竟习题是永远做不完的,而知识点是有限的。
3.心态:高考选拔什么样的人:能力+情商
1)班级氛围、与他人相处:团结
最简单的原因是,高考这场战役,你的对手不是同班同学,而是全省考生。合作共赢,只有班级整体实力提高,个人才能有更好发展。每个人精力有限,合作的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会合作也是情商高的表现。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际上很难。人一般是不太可能会嫉妒和你的生活无关的或是比你强太多的人的。典型的思维就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所以,你要想清楚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个人的进步还是和你嫉妒的对手“同归于尽”?
2)与自己相处
每个人都会陷入低谷,有心情不好的时刻,首先,你应该接纳这些负面情绪,把它看做正常现象。其次是把它们发泄出来。比如:①运动解压;②写日记(把你当时的心情写出来,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客观分析它找出原因,自我开解,预防下一次类似的坏情绪→自我对话);这里并不建议和朋友倾诉,毕竟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就不要传播坏情绪了,而且她和你是同龄人,应对方式并不见得比你高明多少。③设置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最低目标是你的底气,如果最坏的结果可以接受的话那就无需过多担心了(最坏结果用一生这样的大尺度去衡量)最高目标是你的梦想,它是每天叫醒你起床的动力。
高三我的座右铭是“尽人事,听天命”。尽了人事,剩下的听天由命。关键在于前半句的“尽”和后半句的“听”。有一些人,太看懂结果,要么忽视了过程,要么患得患失反而弄巧成拙。专注于过程,好的结果往往会水到渠成,即使一时失败了,可是用一生这样的大尺度用衡量,谁能说得清是件好事还是件坏事呢?
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体验风、体验雨、体验欢笑、体验悲伤,不是为了求AB间的最短距离的。高考与你,是18岁的一场考试,它会影响你接下来要走的路,把你送到不同的城市,遇到不同的人,但不会决定你的一生。试想,生活哪有成败呢?况且一个人的未来由一场考试来决定,那岂不是太可笑了吗?
“少走了弯路,也就错过了风景,无论如何,感谢经历。”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