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漂,已经有很多朋友用他们成熟睿智的文字作了详细的描述,而我只想在这儿记下一点东西,作为一个符号,能时时记起,不致于遗忘。
北漂之一:寻呼机。
这里的十年,只是一个虚词,即使从2012年开始往前推,2002年的时候北京街头的寻呼机依然是很有市场的。而我,也是寻呼机中的一员。记得那会刚来北京,为了省钱,我向房东大姐问明公主坟一带有卖寻呼机的,便拿着地图、骑着自行车向着公主坟出发了。幸好,北京的道路基本上横平竖直,照着地图上的大方向,一路下来居然摸到了公主坟,也找到了卖寻呼机的地方。
其实来北京前,我也有过一个寻呼机,但呼机有地域上的限制,一旦变换地方就只能换机了。我记得当时在柜台前左挑右选,选了一个黑色的长城牌寻呼机,因为它是数字的,也最便宜,八十多块。可惜,呼机的质量不稳定,大半年后就频频失灵,而老妹那会儿也来北京读研,苦于总是联系不到我,情急之下用她的生活费为我购置了一部摩托罗拉的手机。(三年后,这部手机在公交车上被小偷盯上了,我也心疼了很久。)那个呼机,后来也被我当废品处理了。现在想想,若是留着,估计也算个古董吧。哈哈。
北漂之二:自行车。
北京的公交车,在十年以前并不像现在如此方便,很多地方,尤其是远郊区往往只有一两趟公交车,并且那车身的样子足以进历史博物馆了。而北漂们往往年轻,有得是干劲和力气。一为省钱,二为免去挤车之苦,很多人都选择了自行车代步。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月坛,而我住在西四环外。坐公交车,需要换车,人也很多,还经常堵车;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刚好,还准时,不用担心迟到的问题。于是,在工作落实之后,我便跑去家乐福买了一辆最便宜的自行车。之所以没买二手车,一是因为我在中关村天桥下所谓的“二手自行车点”看了半天,那些卖二手车的家伙一个个贼眉鼠眼,那些二手自行车十有八九是他们偷来的;二来是那会儿北京开始对自行车实行上号措施,自行车也需要弄个小牌照了。
我在家乐福买的自行车,虽然只花了一百多块,但它很快就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什么叫“便宜没好货”。半年时间里,小到脚蹬,大到外轮胎,我几乎都换过了,算算修自行车的钱,估计够我再买一辆自行车了。这还不算,有一次我刚骑几步,发现脚底打滑,仔细一看,链条都掉了!万幸得是,在我上下班的路上,它还算老实,没添什么乱子,总是在我到了目的地后,或者是周末出去的时候,时不时“报修”。
现在想想,估计自行车本身没什么大碍,是我最开始骑得太猛了。新车刚买回来,第二天我就骑着它从西四环外跑到北二环的地坛公园了,大概骑了一个半小时还要多点吧。那会正值春季书市,我买了几本书,还弄了张世界地图,绑在自行车后座上,一路晃悠,好不“得意”,没曾想半道上有施工的,一块大铁板硌着了自行车,差点把我摔下来。过了几天,又赶上五一了,想着要上班了,又到夏天了,我几乎没带什么夏装,总得买几件,便又拿上地图,一路摸索着,骑到了西单,在西单旁类似于万意之类的一个集贸市场,买了两件夏装,花了三十多块钱。而这两件夏装,也陪伴了我很久。
这两次“长途旅行”,让自行车从一开始就受了不少“摧残”,而我上班后每天往返的时间长达两个半小时,尤其是下班回来的时候,又饿又累,自然骑得慢了。半年下来,我在大学里“攒”得一点小肉,几乎消失殆尽,以致于中间国庆回家,老妈当面没说什么,事后和老妹说我瘦得变形了,纯粹去北京找罪受了。
冬天来临时,我的工作地点换到了地坛,路线变得复杂,天气也极其寒冷。思来想去,我咬咬牙办了公交月票,自此结束了骑自行车上班的历史。至于我的自行车,后来几经折腾,落入某人手中,最后不知所踪了,真是一大憾事。
北漂之三:挤车
现在的北京,挤得不仅是公交车,还有各条地铁,而地铁5号线则被人戏称为“能把人挤成相片的地铁”。在十年前,北京的公交车的拥挤程度远远比5号线更甚,尤其是早晚高峰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公交车,车身个个破旧不堪,也没有所谓的“空调车”一说,连运通公交公司也是后起之秀。
记得从北京站坐的第一趟公交车,是7路车,而7路车当时穿过的几条街道还没有拆迁,印入眼帘的景象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气派,倒是感觉来错了地方:这就是北京?这就是北京!
在没有自行车之前,我外出办事、求职就要依赖公交车,最常坐的便是347路。这辆车现在的路线也没有变化,依旧是从西山八大处开往新街口豁口,中间横穿四季青桥、车道沟、北洼路、白石桥、动物园,到西外大街经西直门立交桥拐弯向北进入北二环,直到新街口豁口,那里离德胜门便不远了。
此后几年,公交车开始更新换代,但347路却是最后一批换新车的。这辆老式公交车,夏天闷热难当,冬天寒气逼人。车内的座椅,夏天有烫手的感觉,冬天则如同挨着冰柜。与现在各式各样的空调车相比,那时的公交车顶多就是多了一间多了几个轮子的老房子,不中看,勉强能用而己。
因为347路车实行月票制,早晚高峰的人都是挤破了脑袋要上车,有的人更是练就了一身挤车的本事。现在的公交车站,早晚高峰大都有协管员们维持秩序,先下后上也基本成了一条默认的规则。而很多年前,北京的公交车站是相当混乱的,早晚高峰时,一堆人远远看着车来了,立马里三层外三层围成一团。公交车还没到,人们已经摩肩擦掌,做好了“战争”的准备。最开始,这个阵势着实吓住了我,何况一个弱女子也没那么大力气和一帮大老爷们抢位置,结果经常要等好几辆车才能上了车。倘若赶上雨天、雪天,上班迟到更是家常便饭。2002年冬天那场大雪,困住了很多上班族。当我赶到公司时,时间是十点半,同事们都还没到,我居然算早的。
如今,北京的公交车都改为刷卡,公交线路也增加了不少,发车时间也缩短了。早晚高峰时,协管们都会维持秩序,想必乘车环境比十年前要好一些吧。
北漂之四:不能不说的公交车的售票员
除了乘车族,那些售票员们的身手功夫也相当了得。
有一次,车内的人挤得如同沙丁鱼罐头,而售票员还需要来回验月票、提醒没月票的人及时买票。当售票员在人群中推搡着走到车厢中部时,中部的人群已经挤到没有缝隙的地步了,而我当时正贴着座位站着。只听他对身边一小伙子说:“你往后走走吧,让我过去!”
小伙子很不耐烦:“哪有地儿啊,你看看!”
这位售票员大叔更不客气:“你不往后,别怪我一会挤着你!”
话音刚落,大叔先抬起一只脚,硬是从缝隙中伸了过去,稍微站稳了些,立刻像练缩骨术一般,如同超人一样从小缝中斜着过去了……
对售票员们来说,挤缝隙还是小事,麻烦的事在于很多人总是借着人多的机会逃票,没有一双火眼金晴以及过人的本事,是难以应对形形色色的逃票者的。
有一回,车到动物园,前边一女孩刚下车,只见年轻的女售票员一个腾空而起,越过售票台,就跳下车了。这一幕把站在旁边的几个人惊得目瞪口呆,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几秒钟后,刚下车的女孩又上车了,一直低着头,而女售票员则一脸平静。过了一会,女孩很不情愿地掏出十块钱,售票员一连撕了十张票,并把票并在一起,在边上撕了个小口递给了她……
公交车有规定,不带月票须买票,若逃票,罚十倍。想来这个女孩事后也懊悔不及:逃一块钱的票,最后又多花了九块钱,多不合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