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俊极峰下山有三条道可选。我们这波登顶人群中,绝大数是选择原路返回,少数选择卢崖瀑布,只有我们老两口选择法王寺这条下山道。
这条道既远又陡,而且还是在后山上,植被全是光秃秃的,满眼萧瑟,毫无生机。要不是为了去法王寺和嵩岳寺塔,我们也不会选择它。
一路上人烟稀少,没有任何服务设施。幸亏我们上山时买了几瓶水,包里还有事先准备的水果。有备无患,心里踏实。
担心的是我这膝盖受不了。每下一个台阶膝盖骨就疼,为分散膝盖压力,我一只手按着扶手,一只手按着拐杖,在腿打弯落地的瞬间将身体撑起,这样疼痛缓解了不少,可以加快下行速度。
老两口就这样一直往下走啊走。老伴儿一会儿指指这边山脊说,我们曾从上面走过,一会儿又指指那边山峰说,这个我们曾上去过。
是呀!想当年,岂止是山上,就连山沟沟我们都几乎走遍了,有一次下太子沟整整走了一天,沟里的大石头生生把我的登山鞋给磨出洞来。遗憾的是那时候没写简文,要不然现在看看该多有意思呀。
要是这里有下山野道,我们还会毫不犹豫地走野道。因为野道变化多端,走起来既省腿又快捷。
也不知道走了多长时间,才看见玉女峰,过玉女桥一拐弯,金灿灿的嵩岳寺塔赫然在目,而且路也逐渐平缓起来。
老两口这时才长出了一口气,开始找地方坐下歇息,同时补充水份。
这时已经下午4点多了,我们怕景区下班,不敢耽搁,稍事休息继续前行。
一路不曾见颜色,猛然到这黄白色的山花时,还挺兴奋的。
我们沿路朝着寺塔方向走,老伴儿说别看这塔离得近,其实远着呢。起初我还不相信,可是走了二十多分钟后,不知在哪里一转弯,塔就看不见了。老伴儿说的没错,真是远着呢。
令人欣慰的是,法王寺马上就到了。最后一段台阶走完,就到了寺院“解脱”门。看,多么应景,这下终于解脱了,如释重负。
法王寺建于公元71年的东汉明帝年间,距今1900多年,比少林寺早424年,比洛阳的白马寺晚3年,是中国“第一菩提道场”,为“中国古寺之始”。
寺北依玉柱峰,三面群山耸峙,被誉为“嵩山第一胜地”。走进寺院,只见院内古树参天,建筑气势恢,花香阵阵扑鼻,景色宜人,荡涤胸襟。我们虽不烧香拜佛,但同样以虔诚之心浏览一番,由衷敬仰。
走出法王寺就是开阔的广场,广场上立着重兴大法王寺石碑,碑基石上“人神共仰”四个大字令人振憾。
站广场东望,可以看到形如半圆大门的东峡,因位于嵩山顶端,又称“嵩门”。据说每当仲秋佳节,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明月置于嵩门之中,谓之“嵩门待月”,是嵩山又一佳景。
广场有通勤车站点,游客可乘车到游客中心。
老伴儿还惦记着嵩岳寺塔,就向售票员咨询,回答说就在广场前方四百多米处,一会儿就到。
老伴儿执意要去,可是不一会儿就转了回来。他说走到跟前一看,还得再下个大陡坡,看见那坡腿直转筋,干脆放弃了。说着让我看他拍的照片。
照片上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塔身,看样子到塔前确实费劲儿。
此处到游客中心4公里,通勤车几分钟就到了,途中又跟寺塔擦肩而过。心想,反正我们还会再来的,下次来直奔嵩岳寺塔。
我们从上午8点多进来,到近下午6点出去,总共在景区里游玩了近11个小时。其中上山约5个小时,下山约3个小时,也就是说在山上连上带下共8个小时左右。
这是我们登山以来的最大挑战,也是我们以后等山的试金石,对我们尤其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以后无记登啥山我都充满信心。
我们带着胜利的喜悦走向嵩山脚下的停车场。一路走过去,再次目睹那壮美的嵩山,觉得来多少次也看不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