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中秋节给孩子们亲手缝了一身汉服。缝衣服的时候,孩子们经常会凑上来,妹妹一般直接进入状态,鼓捣针线、布子、剪刀……小雨快5岁了,正是爱问“为什么”的时候:“妈妈,为什么要做汉服?”“为什么要用这个线?”“为什么要用粉笔画?”“为什么线要结个疙瘩?“”为什么过中秋节?”“为什么要给我和妹妹缝衣服?”……
她似乎要穷尽所有的为什么,一直不停,我也被绕着一直回答,甚至还用上了科学知识,但好像一直不能满足她,反而引来了更多的为什么,好像她也不知道要问什么?
最后被问烦了,我停下来说:“妈妈就是想亲手为你们俩缝一身衣服,这一针一线呀都是妈妈给你们的力量,以后呀你们无论在哪里,都有用不完的力量。”没想到小雨倒很满意这个答案,说她也要缝,拿了针线和布很快进入了状态,时不时的还对她刚才问的问题冒出各个版本自己的答案,整个氛围柔和而安定,很美好……
2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为什么”的陷阱,以自己的角度来回答孩子的问题,结果让孩子陷入更多的疑问。而没有看到孩子疑问背后的需求和真相。
记得小时候很盛行“十万个为什么”,我们的社会环境也很鼓励找到“为什么”的答案,我们自己也沾沾自喜于对“现象”的解释。
而忽略了“为什么”其实是有层次的,它最重要的意义不是追寻答案,而是对生命经历的鲜活体验,对万事万物的那种新鲜、好奇、探索的状态和感受。这可能是为什么小孩把“为什么”挂在嘴头的原因吧。
其实孩子的“为什么”90%的时候都不需要答案,而更像是一个陈述句,陈述她们当下的生命体验。而当我们让她们接受一个答案,她们也接受了的那一刻,这种鲜活的体验便终止了,思维便凝固了。这也是体制教育中唯一正确答案对孩子思维的最大伤害吧。
孩子是全感官连通这个世界的,我们以自己的见识甚或目前的科学发现来给出的答案,其实是非常狭隘的,科学本身也是有局限性的。
记得有一次在外面听到一位孩子说“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父亲马上回答:“因为树叶里面有叶绿素啊……然后非常严谨的论述了一通,好像还引申了树叶变黄和变红的原因”,孩子接受了,玩了一会儿然后跟另一个小孩说:“因为树叶里面有叶绿素,所以树叶是绿色的。”我当时心里一怔,“是啊,孩子就是这样转换信息的”,这个问题就这样终止了。那也许还有太阳光反射的原因呢,也许还有人眼对光波的感受范围呢,也许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维度呢……
所以让太小的孩子学习“科学”是很危险的事情,它会引导孩子在建立成熟的思维体系之前形成一种线性反射,并且会过于细分而忽略了整体方面的思考。
3
另一个“为什么”的陷阱是思维的浅层化,为了问“为什么”而问“为什么”,缺少自我的思考、感悟和沉淀。当我们忽略了“为什么”的实质意义,而是活在百度的世界里,迫不及待的期望一个答案,在现象层面不断地追问,陷入诘问和辩论,最后经常会进入一个无效循环,变成了个体对自我情绪的表达和逻辑证明的快感,而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实质的提升。
想一想,那些伟大的可爱的人,便常能一生保持“为什么”的陈述状态,他们不需要答案,而是在思索答案。
4
那么,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等一等,用我们的心感受一下,她问的“为什么”属于哪个层次:是她好奇、发现了一个新鲜的事物?还是她心理活动的外显,自问自答?还是她对于一个常见的现象突然有了新的体会?(例如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还是她想搞清楚背后的社交原因(比如礼貌)?还是她想搞清楚背后的科学原因?
无论是哪一种“为什么”?我们都要注意沉得住气,不要马上给出自以为是肤浅的答案。
我们可以等一等,有时也许他们根本不是在问我们,不需要答案。
有时也许他们会有自己的答案,我们不要马上去纠正。
我们也可以一起进入他们的世界:“是啊,为什么呢?”
如果真的需要我们一起探索或回答,我们也可以先说:“你觉得呢?”或者“我也不知道,仔细看看呢?”“明天看看呢,也许会有答案。”
等待,会让你发现孩子的脑洞,有时让你大开眼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随便纠正他们的答案,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这是他们确立自信和自我定位的时候。
如果我们真想带他们探索科学答案,也要注意不要直接给出,那没有什么意义,而是要引导发现的过程,并且在得出答案后记得补充,“这是我们现在发现的,也许还有别的维度呢。”
例如太阳为什么会升起?一起探索答案后......补充“也许有些地方不会升起呢。”这是他们拓展思维广度和开放度时候。
所以,当孩子问“为什么”的时候,可能不是我们想象的为什么,记得不要掉入“为什么”的陷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