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第一次吃空心麻团,是外婆从集市上买来的。那大约还是我只有五六岁的时候。外婆裹过小脚,得步行赶路30里路来到我家。中间会经过好几个小城镇的中心,偶尔碰上哪个城镇刚好有赶集,外婆便会买上几个麻团带给我吃。外婆带来的麻团,总是油灿灿的,晶莹的金色表面沾满了白色的芝麻,圆乎乎光亮亮的。一口咬上去,甜丝丝儿的味道,粘糯糯的口感。我总是尽量小口小口的吃着,一来是怕弄脏了为见外婆特意穿上的干净衣裳,二来这东西在我们边远农村真的是稀罕的出奇。小时候总是觉得很神奇,中间是空的呢,是怎么包进去的呢。
听说这麻团,也有叫做煎堆的,在不同的地方还有不同的称呼,在东北叫做“麻圆”,在广西又被叫做“油堆”,在海南还格外雅致的名字叫“珍袋”。做法大抵确是类似的,将糯米泡水沥干,磨成糯米粉;再烫一些糖水,和糯米粉和一起,将面团放置屋内暖和的角落,等上两三个钟头。再从面团上揪出一些剂子,滚上满满的白芝麻;支上油锅,丢进去芝麻团,上下翻动,快浮起时用勺子稍微压压,扁了待鼓起时再压,反复若干几次麻团就鼓胀胀地起来了。这做法现在想来,倒是和洋美食DOUGHNUTS甜甜圈有点类似呢。甜面粉圈,再油炸,中外的口味都是一样,怎么做都好吃。
高中时候外婆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自此我再也没吃麻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