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最近很忙,但书没有停、健身也没有停。
我对于计划被打乱有着很强的抵触心理,忙碌的工作状态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回头反思的时候,发现我之前的抵触情绪归根结底在于懒,不愿意改变已经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不愿意跳出所谓的舒适圈。
这种懒惰是制约我的关键原因,也是让很多人停留在,当下虽然不满意,却也混得过去的状态的原因。正如今天中午看到的一句话。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可我的问题却在于无休止的审视生活却不做改变,这一样是不值得过的。
所以在心理层面把看书和健身上升到了审视生活这样一个高度,以此作为对抗平庸的最简单的方式。
抽时间梳理一下近期看过的书,仅做陈列不做广告。
《未来简史》
这个大部头啃了一段日子了,很长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始终没有放弃预测未来的企图,总是希望能够提早预知到未来并且大展身手。看过《人类简史》以后,《未来简史》的许多观点就显的没有那么新奇了。
作者眼中的未来,人们追求永生、快乐、成神。在日新月异的科技面前,未来的人们会在强有力的人工智能的作用下,达到生理层面的延长生命的目的,这一点我丝毫不怀疑。但是整个人类的未来,不应该像唐太宗一样痴迷于寻找长生不老药,追求人类成神的主宰地位。这种过于自大和乐观的态度,让我隐隐担忧。
在我浅显的认识里,我希望的未来,是合作、公正和探索。
《看不透中国经济,我们怎么办?》
这本书印证了一个道理,便宜的总是经不起检验。这是为了凑单买的书,书中收录了各路专家、企业家对中国经济的观点。
看完这本书,唯一的感觉是书名起的真好,将各家观点收集成册,抛出来一个问题,大家热热闹闹的发表完意见,像极了工作中的各种会议,只管形式不管内容,问题却还是那个问题。
看完这本书,依然看不透中国经济,怎么办?
《1984》
这本书名气很大,因为数字特殊,我对它关注已久。
作为一部政治小说,作者刻画了一个极端恐怖的社会。个人思想被暴力清洗,自由被严格束缚,甚至与人交谈、交往都面临着随时被监听、被矫正的危险。高度的集权统治,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改变历史、改变语言,保持人们的思想纯洁。而这个庞大的体系,通过被主旋律灌输的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敌对分子的仇恨来维持运转。
书中说到的内容极其敏感,我只是觉得这本书这种观点能够光明正大的在市面上流转,倒像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它就在那里悠闲的踱着步子,半眯着眼睛,但却无时无刻不在警告来观瞻的人们,我有足够的能耐收拾你们。
不知道我的这种想法,算不算有政治警惕性。
《七日谈》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人与一个遥远国度的人偶遇,并在相处的七天里,互相讲故事的故事。那个遥远的国度叫做:希里花斯,是一个虚构的地方,作者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理想社会的希望。
这本书我看的很吃力,一个一个故事的连续堆积,看似想要表达很多忽明忽暗的道理,但是却缺乏阅读的舒适感。对它赞誉有加的观点认为,它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不能被明确分类的体裁,可我却未能体会到其中的精髓。无非是作者用虚构出来的那个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态度。
这让我想起一个观点:高级的想象力都是不自由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就好像写童话故事,是不设限的,但是厉害的想象力,是要有来有去,让人乐在其中,悟在其中的。这本书我看着不乐。
《自由从何而来》
这本书是柴静和刘瑜的访谈录,这两个女性的书,我看过一些,作为表达观点的人,她们身上有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
书的内容没什么可谈的,倒是想起范爷说过的一句话:经得起多大的诋毁,就经得起多大的赞扬。
不管柴静和刘瑜是哗众取宠也好,是惺惺作态也好,是忧国忧民也好,这句话用来送给她们,都更有意义。
《管理的实践》
德鲁克管理系列的作品之一,本书重点针对企业管理者的养成出发,谈到很多宏观和大手笔的管理方法,对于处在被管理层面的我而言,有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但是德鲁克能够从IBM、福特公司身上举一反三,得出如此影响深远的管理理论,我又怎么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不明白目标管理是何等重要,三分之二的日常报表是冗杂无意义的,又何尝不明白结果与绩效对企业的重要性。
然而,决策者身上很多的决定,或许身不由己的受限于企业性质、受限于高层干预、受限于个人水平,种种作用的集中合力。所以我们的企业人浮于事,员工身心疲惫。
书单在此,并记录忙碌的4月和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