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无聊的周五,又准时守来了《天天向上》。就像过去我已经守了它八年,这是作为一个死忠粉的生活惯性,一时半会儿还改不了。
十分钟快进完毕,曾经的死忠粉我的内心独白:《天天向上》终于变成这样了。
索性提起笔,把积累已久的槽点一吐为快。
天天上当+内容敷衍+尴尬癌,我已放弃拯救你,我的天天向上。
曾经的《天天向上》是我最喜欢的综艺节目。作为一档定位高端、品质出众的娱乐脱口秀,《天天向上》坐拥高口碑高收视,在国内拥有一大票忠诚的粉丝。
为观众奉献过众多经典《天天向上》在近年来已经走向下坡路,口碑下跌。更有粉丝长微博扼腕叹息:“天天向上,我要拿什么拯救你”,阅读量达30多万。
想要在竞争惨烈的国内综艺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天天向上》不得不进行创新改版,然而,创新改版之后的《天天向上》,让人失望。
借用吴宗宪在2012年某期《天天向上》的一句玩笑话:节目久了,就有老态,老了,就有疲态,疲了,就会淘汰。
它会一语成谶吗?
2,
曾经的天天兄弟是很多粉丝观众心目中当之无愧的“亚洲男子偶像主持天团”。
涵养深厚、主持功底一流的十级“方言学者”汪涵,说学逗唱无所不能、百变搞怪的欧弟,斯文憨厚的钱枫,带点乡土痞子气息、有些粗糙的北方男人田源,帅气的快乐男声俞灏明、日韩背景的矢野浩二、小五金恩圣。
文化底蕴、各地方言、神级模仿、歌舞、演戏、参过军、快乐男声、乡土气息、台日韩国际化背景……这个多元的组合有着奇妙的化学反应。
天天兄弟配合默契、包袱接得住、话题能放能收、插科打诨、说学逗唱、笑料不断。为我等小粉丝奉献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纷呈的周五。
然而现在的四人主持群,说实话,让这四个人站在一起主持,似乎真的不大合适。
新人王一博除了帅,暂时还没有其他功能;段子手大张伟在主持领域是个俨然是菜鸟,他的段子通常是自说自话;
钱枫的表现乏善可陈;涵哥依然是涵哥,但失去给力的天天兄弟之后,能经常在节目中捕捉到他无奈、尴尬甚至疲惫的微表情。他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四人主持群还未产生新的化学反应,现在的《天天向上》几乎是涵哥一个人在与嘉宾对话。话题跳脱,片段式的访问不停地用观众的掌声来做过场和衔接,节目患上了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的尴尬癌。
内容欠缺精心设计,笑料变少了,还给小粉丝造成了敷衍赶流程的感觉。
新的《天天向上》,像是一锅尴尬的鸡汤,用昨日剩下的一些锅底,不时加点辣椒,不时加点芥末,甚至还加点糖,勉勉强强把时间拖到第80分钟,结束。
3,
不吐不快,刚刚过去的暑期美食节目是我心中《天天向上》的败笔。
“陈乔恩弃女神包袱疯狂开吃”
“国民初恋林依晨大办水果趴”
“邹明轩兄弟组团卖萌”
“白娘子小青催泪再聚首”
“沙溢胡可疯狂撸串”
“吃货明道自曝唱过蝙蝠肉”
《天天向上》有个很大的优势,总是能给观众们带来惊喜,就是它能请来一众难得一见的嘉宾。
暑期档美食节目看名称似乎很让人期待,嘉宾们本身就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故事和话题点:陈乔恩、林依晨、赵雅芝、陈美琪、娄艺潇、周杰释小龙、沙溢胡可、明道……
小粉丝真的好期待他们来上节目。
但是,真的拜托,不论是谁,我真的不想只是看他(她)一直吃吃吃。
荧幕前的小粉丝我,挺期待陈乔恩、林依晨、明道聊聊经典偶像剧,毕竟他们出演的偶像剧真的赚足了我的眼泪和少女心。
与赵雅芝聊聊白娘子、叶童、小青陈美琪不好吗?天知道当很多人听说翩翩佳公子许仙竟是女扮男装时是什么感觉。
沙溢与胡可,沙溢与《武林外传》;以及自带争议性的周杰……
中间还有个莫名乱入的“神剧美食节”,一众经典电视剧演员在节目里亮相,声势浩大煞有介事。
BTW,不痛不痒地聊上几句,然后就从头吃到尾了?也有不是吃吃吃的环节,但这些环节都未能很好地设计,呈现得不痛不痒。白娘子小青催泪再聚首?但她们在节目中都没有说上几句话好吗。
小粉丝表示,很多想听想看的东西都没有呈现,真的好好好失望。搭上那么大张旗鼓的开头,无疑虎头蛇尾。
谁最关心林依晨是不是喜欢吃水果?请问谁不喜欢吃水果?
把一众运动员家庭聚在一起谈撸串?真的不牵强吗?难道体育冠军在撸串这项“运动”项目上也具有优势?
赵雅芝在节目中仅有的几个话题全都聚焦在她的外表,拜托她除了美就没有别的可聊了吗?
为何不好好做一期最具有争议性的周杰呢?
最重要的还是,我真的不想看,所有人一直吃吃吃,一直特写各种夸赞和享受的表情。
小粉丝真的不得不说,暑期美食节目也许真是八年《天天向上》的败笔?雷声大雨点小,真有种“天天上当”的感觉,白白浪费这么好的嘉宾资源了。
开学季的《天天向上》终于不再是美食节目,《天天向上》在话题和嘉宾上似乎终于回归了“正轨”:
“王子文刘烨携《追凶者也》来袭”
“马龙蔡依林牵手献唱”
“铁榔头”郎平惊艳开唱”
也还不错,都很吸睛,但这应是嘉宾带来的吸引力吧(郎平都给请到了,还能没有看点吗),主持群没什么进步。时而跳脱,时而拧巴,时而敷衍。
也许小粉丝真的太喜欢和习惯了从前的天天兄弟,但是,再也没有天天兄弟了。
4,
诞生于08奥运年复兴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礼仪背景下的《天天向上》,初心宝贵。
第一任制片人张一蓓曾说过,原创节目有两点非常重要,“一个是团队必须真正具备实力来进行节目的设计与操作,需要有很完整的创新能力与执行力,另一个是节目要坚持真善美,节目的档次和立意一定要高,不能掉了”。
《天天向上》的粉丝们说,常常有人问《天天向上》的魔力在哪?于轻松时得到知识,于快乐处得到信息,于幽默处得到放松,于愉悦处得到享受。它没法归类,没法复制,没有书对,仅此一家。可是它让人上瘾。难得的是,来自高端观众的口碑也是好极,常常忍俊不禁。
娱乐圈永远不缺娱乐,但一定要有人好好做内容,将娱乐综艺提升到更高品质的层次,方显得难能可贵。
娱乐精神跟任何内容都不是对立的,二者之间一定有很好的结合点。一个卓越、有追求和匠心精神的制作团队,才能寻找到二者的平衡与结合。
在这一点上,曾经的《天天向上》和2014年诞生的《奇葩说》,有宝贵的相似之处。
当年,开播仅半年的《天天向上》即斩获《新周刊》年度电视榜“最佳娱乐节目”,获奖理由为“明星与科班齐飞,知识共娱乐一色”。
月初,《奇葩说》“议长”马东入选为GQ中国《智族GQ》年度人物:年度内容创业者。《智族GQ》给马东这样的评价:从主持台到创业场,他将亦庄亦谐的行事风格始终贯穿,巧妙而难得地实现了娱乐精神与思辨气质的合二为一。大幅度提升内容产业追踪标准的同时,他亦努力改变综艺节目“娱乐至死”的固有面目,为其赋予新的可能。
也许正是如此,在许多观众心中,过去的《天天向上》也曾有过这样的态度和情怀。避免追求纯粹的感官刺激,在寓教于乐的方向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实践,为“娱乐至死”赋予了新的可能。
5,
而今的《天天向上》,依然能给人这样的期待吗?
也许,没有了天天兄弟,越来越缺乏追求卓越的精神、丢失了初心的《天天向上》,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