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用歌舞升平、色彩艳丽的方式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很多人都会不解松子为何要如此作践自己,把人生所有的重量都压在男人身上,毁掉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也让男人们负重不已。
还记得最经典的一幕吗?松子为了讨爸爸的欢心,噘嘴挤眼,明明是爱美的小姑娘,却要用扮丑来取得爸爸的关注,爸爸高兴就是松子的幸福。用西方的心理学来分析,松子这个女孩子一辈子其实都在忙一件事——让爸爸来爱我。所以,不管被打被遗弃被侮辱,松子都觉得无所谓,所有的男人,其实都是爸爸的投影。想必松子的爸爸也不会想到自己在女儿的人生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吧。
这是电影,未必不是真实的人生。人生似乎要更惨烈。
看起来松子一生都在讨好“男人”——父亲的投影,然而,“讨好”未必不是一场战争,只是战争的手段不同罢了。
女儿与父亲,因为彼此是异性,良性的父女之爱就比母女之爱多了些甜蜜多了些撒娇和依赖,同样,父女之间的战争,也比母女之间的战争多了些惨烈多了些执念多了些尖利。
拿张爱玲来说吧,张爱玲年少成名,但是后来写作的动力,很大的一部分来源于为了逃离父亲的家,用自己天才少女的身份投身母亲的温暖怀抱。虽然最终让她失望,但是在张爱玲的心目中,对父亲的感情可见一斑。
她第一篇发表在《万象》上的小说《心经》,写的是一个女孩和自己父亲相爱相杀的惨烈感情,读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小说来源于生活,后世也曾经猜测小说的蓝本就是张爱玲和她的父亲。要不然有句俗话说,惹什么人不要惹女人,惹什么女人也不要惹会写的女人,在张爱玲这,更要加一句,惹什么样会写的女人,也不要惹天才作家女人。瞧,她用笔做利刃狠狠的插向了自己的父亲。这只是她和父亲一生的战争中的一个侧景而已。
许是读者们太爱张爱玲,也或许是张爱玲作为一名天才女作家,操纵着笔墨,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话语权,所以,张粉都比较厌嫌她的父亲。根据已有资料,她的父亲张志沂虽然通文墨懂丹青,但是遗少的恶习却也一个不少,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竟然还曾经试图骗光张爱玲母亲的钱。在张爱玲幼时,父亲还是很喜欢她的,对于这个天才女儿,他还有几分得意。可惜张父这样的前朝大户遗少,最终还是更爱自己,对张爱玲的爱,也许不过是一种对于玩意儿的喜爱罢了。他和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离婚后,到再娶张爱玲继母,女儿在父亲处得到的关注就越来越少了。
人最怕的就是拥有了再失去,如果本来没有那也就算了。张爱玲的文字中还是记述了早期和父亲之间良性互动的,也许在年幼的张爱玲心里,父亲本来是爱自己的,但是有天就不爱了,而且越来越不爱,甚至因为继母出手暴打自己,张爱玲在痛定思痛后只能死里逃生逃出自己的家。张爱玲的弟弟张子静认为是父亲的暴虐成全了张爱玲的才华,然而张爱玲并不会这么认为,就算这么认为,也未必会感谢张志沂的成全。
还有一个女作家,也是被自己父亲给打出家门的,她就是萧红。萧红20岁那年逃出家庭,被软禁之前也曾经因为悔婚、叛逆遭到过父亲的暴打。在她弥留阶段,想的不是文学创作大业,也不是和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之间的感情纠葛,心心念念的仍是和父亲这场一生的战争。她喊道:“那个时候还不想回家去,现在要在我父亲面前投降了,惨败了,丢盔弃甲的了。”她不想输,然而,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她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大呼着“父亲、父亲”。父亲,成为了她的求生欲望。
其实想来,萧红和松子还是有点像的。她们纵有稀世的才华,但是人格却是不独立的,性格是有缺陷的。她们人生的每一次寻找宿主,有时代的原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自我的选择。萧红没有张爱玲坚强,所以,她最终不是输给了父亲,而是输给了自己。
求爱而不得是人生最为无奈的事情,你不能让一个不爱你的人爱上你,也无法教会一个不懂爱的人用你的方法爱你。张爱玲敢于使出文学的利刃狠狠刺向父女关系,是因为她本人内心比较强大,但是这也弥补不了她的缺憾,也不能让这个凉薄的女作家体味人间亲情的温暖,是呀,谁不想有一个爱自己疼自己的父亲呢?后来张爱玲曾经和父亲见面,彼此都冷冷的,谈不上原谅与不原谅,那次之后,终生再未见过面。她与父亲这一生的战争,说不上谁胜谁负,也谈不上两败俱伤,只能是留有伤痕的遗憾。张爱玲的感情很内敛,越是在乎的反而越是三缄其口,除了《心经》也看不到过多的文章留给后世人去猜测他们的父女关系。只是,张爱玲爱上胡兰成,也曾有过“低到尘埃里”,也曾省吃俭用的供给逃亡的胡兰成,也曾经在各种不在乎却仍然是流水无情之后黯然放手。一如她和张志沂的战争,没有胜负,虽然结局是淡淡的冷冰冰的,她虽不言痛,但是却未必不痛彻心扉。
萧红的这场战争却打的异常惨烈,如果放在时间的长河中去看,也许她是赢了。如果没有这个叫“张乃莹”的逆子,张家也早就淹没在呼兰河畔了。据说她的父亲晚年不但原谅了她,而且还接纳了她所有的一切,萧红的一切都被用“革命”的名义在革命的年代被接受了,然而,萧红已作古。是是非非,输赢对错又有什么意义?
想爱,却爱不到是一种遗憾,对于一些人来说,却成为了一种执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生的抗争成就了女作家一生挥舞着笔墨不断的创作。这场战争对于他们而言,没有胜负,在时光中,内心的纠结与痛苦,成全的只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文字。这倒成了不幸中唯一的一件幸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