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身边目前接触到斜杠应该只有1个。首先她自称斜杠青年,同时有3份工作。是产品经理。但因为尚未跟她深入探讨过,所以我也没办法判断她是否就是一个斜杠青年。我觉得可识别的标志:一是跟互联网相关;二是喜欢折腾。2.我对斜杠青年的态度跟古典老师一样。一是并非适合所有人,要注意不要因为斜杠分散宝贵的注意力,不要用选择代替努力;二是对大部分的吃瓜群众来说,是一种持续探索的职业策略。
1.我是一名HR,从3个维度打分。我热爱我的职业 8分我能发挥优势 7分我对收益满意 6分因为HR是一个宽进窄出的职业,门槛低,普遍前期的收入相对较低,不过是个适合长期从事的职业。2.如果重新设计我的人生,我或许会把数据分析最为主业。但我对擅长发现兴趣点。对数据感兴趣,就磨练excel的数据分析能力,对人感兴趣,在16年下半年学习了心理咨询师的课程。未来合适的时机还会学习编程。在我看来,职业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
1、关于找路的能力,在普通的每一天,都面临每个具体而又指向不明的岔路口,所以在大概的方向确定之后,自律的做好每次细微的小决定很重要,因为最终会影响大方向。2、我的实践是:16年看完《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外加其他一些契机,开始重视对待自己。冥冥中知道自己向往互联网公司。这是方向。具体的实施路怎么走不清楚。我的几个探路,持续感受:罗辑思维、得到专栏、印象笔记用户故事、本地TEDX、读书会的氛围感受等,在实践中更加确定。举一个细微的改善,留言:我的时间安排要求7:00必须出门,平常5:00起床。早上是我的精力充沛阶段,所以用来学习。古典老师6:30更新。我就逐步调整到6:30-7:00为专栏学习时间。改善的结果就是:明显上榜频率增加了,哈哈
1、收费倒逼提升技能水平,不失为一种让成为斜杠的手段。业余爱好一般都是愉悦自己就可以,获得外行人的赞叹之后一般就到瓶颈了。但钱作为一种敏感的投票工具,使得不得不配得上专业要求。想起罗胖说的,创业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因为市值很清晰的度量出修行的进度。2、另外,如果不收费或许不能称之为斜杠?因为只是爱好,而非职业。
没想到自己在投资的方向和susan老师不谋而合。
1、经过2016年的反复尝试,目前工作之余在简书上练习写作能力,用喜马拉雅练习声音输出(暂时这个只作为阅读输入的一种方法),在练习手绘,打算融入写作里为文章画插图。纯粹娱乐自己的是学尤克里里。
2、时间分配上,我也是循序渐进的。2016年刚开始践行,很多干扰因素。只要求自己专注看书。慢慢地发现可以驾驭时就自然的加入别的修炼项目。
目前我的时间表:5:30-7:00写作手绘;路上上下班通勤时间3小时,用听的方式回顾专栏知识或听书;9:00-10:00看书。周末尤克里里,或平时心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