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得到很多好评。但有的妈妈提出,“我当然爱我的孩子,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很融洽,可当孩子不听话,惹我生气的时候,我就顾忌不了这么多了…”。正所谓知易行难,况且家长也是人,也会受心情、状态的影响,不可能刻意为之。
当遇到这样的困惑时,我喜欢看书,希望从书中去找寻答案。可看过几本相关的书,都没有找到令我满意的答案。因为有的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有的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作者本人的看法。可是专家支得招,一定都适用吗?我们每天遇到形形色色的事,各种突发情况,也来不及去照本宣科,所以只靠读书,很难直接解决问题。我理解,读书是为了提升我们的认知,开启我们的心智。如果心智被开启,我们就有能力去处理各种问题。所以面对“孩子不听话,与孩子意见不一致,甚至与孩子发生冲突”这类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我总结出两大原则。
一、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家武志红最近在公众号中谈到P.E.T沟通方法的一个精髓,就是教我们划分责任。它的标准是,谁当时有情绪,责任就在谁儿。我觉得总结得比较到位,但我想补充一点,身为家长,遇到问题时,无论如何,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们自己失去了理智,那又怎么能去判断责任呢?
就拿我家举例,每天晚上,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让为为洗澡。因为洗澡时间,决定睡觉时间,同样也决定了明天的起床时间,这一系列都是连锁反应。可我下班回来得晚,晚饭后还要和为为一起看书、识字、学英语,所以拖到最后,为为游戏的时间就很少,她没有玩儿美,自然就不愿意洗澡睡觉。其实她不洗澡,不是因为洗澡本身,而是因为影响玩耍。 说到底,我们之间的需求不同,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她对洗澡的各种不配合,所以我们都有情绪,只是看谁没控制住,先爆发而已。
仔细想过之后,我觉得问题在我,因为我想要的太多:因为工作,到家晚是客观情况,但主观上,我给为为安排很多事儿,还希望她早点洗漱睡觉。想明白后,我觉得为为很棒,她是个保持正念的人,做每一件事都全情投入。既然如此,让她多玩儿一会儿,晚点洗漱、晚点睡觉、甚至晚点起床,又有什么关系呢?
二、说出孩子的感受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书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情感引导。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简单说,就是反映情感、说出感受。这点的确很重要,但容易做到吗?
我们全家都很尊重为为,在没有经过她允许的情况下,不会碰她的东西。就在上个周末,为为拿我的手机给小娃娃当床,可碰巧我想拿手机查东西,顺手就把手机拿走。碰巧被为为发现,她很生气,同时,我也意识到,连忙给她解释,但是她那会儿情绪上来,根本不听,开始发脾气、哭闹。但我很平静,也知道情绪在她,所以没有说话,等她哭了十多分钟,估计也哭累了,蹲下来抱着她说:“妈妈知道你不高兴,因为妈妈没有经过你的允许,挪动你的娃娃……”这一套下来,我做的很标准,她的情绪也得以恢复,但问题却来了,因为我继续说道:“妈妈有错在先,但你觉得你做得好吗?妈妈拿走属于自己的东西,有问题吗?如果妈妈拿走你的娃娃,你会是什么感受?”为为不假思索地说:“我没有感受…”
我知道她可能说的是气话,但是我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即使书上的内容我都懂,也按照标准流程去做,但我却没有真正教给为为,什么是感受?以及如何去表达感受?问题还是在我。于是,我蹲下来,告诉为为“如果妈妈心爱的东西被拿走,也会很伤心,而伤心就是妈妈的感受。”
作家胡赳赳说:“克制不是美德,想通了才是。”在育儿的道路上,掌握各种方法、技巧,仅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心。透过现象看本质,走进孩子的内心,满足他们的真正内在需求。正如育儿专家罗玲老师所说,“妈妈的心境,就是孩子幸福成长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