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有用
很多作者都说,写文章要让读者觉的有用,我很赞同他们说的。但是想想,除了直接给读者钱以外,其它的都没用,即使阐明一个道理,对于读者能有什么用呢。也就是头脑兴奋一下罢了。
此时我会想起那个庄子的故事,有一个人去山中砍树,遇到一个很粗很粗的树,但是他没有砍,徒弟问他,这棵树这么大,您为什么不砍呢?师傅说,这树蓬松,做什么都不合适,所以不砍他。就因为这个,这棵树就一直生长着,成了最长命的树。
或许,思维方面的东西也是如此,眼前看似没用,因为这份没用,读书越多的人,头脑就越清晰。这也是我读书的一个兴趣。
培根说,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明智。可能他也是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因此才写出这样的话。
现在读书的人不多,别看网上有那么多做读书产品的,但你看看现实就会发现,很多人是没办法安下心读书的,他们的心只能停留在俗世上。
2:读什么书
人们大多热爱故事书,那种书看着轻松还有趣,与人谈论也有可谈的,如某某某的故事是怎么样的,最后又怎么样,故事谈完了,还可以继续感叹一下故事的基调,获得真正知识的机会几乎没有。
所以说,文学名著虽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凡人大多看的是里面的故事,或许会加上他们微博的一点思维力,会认识到其中涉及的封建主义。
但是经典怎么就只能含那么一点东西呢,这不是对不起它经典的称号了。
反倒是专家能在其中解读出很多很多的东西,当然,如果是一个文科专家的话,可能解读出来的观念还是错误的。这很正常,因为我们一直受到那样的教育,能解读出其它的东西来,那才是奇怪的。
我认为,那些受过科学思维训练的专家解读的名著我们才更应该多看看。因为科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背景,很多落后的观念不是文科专家能解读出来。
如果你要看书,我就推荐你多看理科类的书,那些文学名著不看也罢。
3:慢读书
有人喜欢一口气把一本书看完,觉的非常痛快,然后一扔看下一本书,岂不知,囫囵吞枣的读书是最忌讳的看书态度。有的书非常的深刻,必须一点点的啃,那样书籍里的营养才会进入你的身体。
比如我当初看形势逻辑的时候,刚开始觉的这书实在不好看,因为都是概念,所以非常的枯燥。几天下来我就感觉头大了。
但是我一边做笔记,一边研读,慢慢的还是把书看完了。现在我非常感谢自己,因为我是真的吸收了书中的营养了。
不知不觉的就会用一些思维的定律来检验遇到的问题,因此别人看不透的东西,我很快能看透,有时候看不透,但心里的感觉一直有,虽然说不出来错误是什么,但凭着直觉也能躲避一些坑。
这就是把书看到肚子里的感觉,不看书是没办法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