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宪”,是中国史书中一个不断出现的名字。今天想写的这位李宪,不是那个东汉初年割据江南的淮南王,也不是那个北魏孝文帝的宠臣,更不是那个对盛唐皇帝唐玄宗有让贤美誉的李隆基的哥哥,而是一位北宋的宦官。
提到“宦官”这个词,自它来到世间,给人的感觉就是“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宦官制度始于商成于周,开始时宦官只不过是在商、周王宫内从事普通的侍奉工作,地位很低。到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王权下移”,拥有宦官的特权已不为周天子所独享,各诸侯国也开始僭越《周礼》,开始使用宦官。
据北宋王若钦等所著《册府元龟·内臣部总序》记载:“平王东迁,诸侯力政,霸者间起,多僭王制,晋、宋、齐、楚、鲁、卫诸国,皆有寺人。”所谓“寺人”,就是当时对宦官的称呼。诸侯君主对享乐的追求和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为宦官势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部分宦官开始从开关宫门、洒扫庭除、奔走供应、饮食起居等宫廷杂役,逐渐嬗变为活跃于政治舞台的一股特殊势力,乃至于参与国政、军事和宫廷争斗,甚而至于在一定程度上专擅朝政。
前有秦之赵高、前汉之中行说、后汉之张让,后有蜀汉之黄皓、大唐之高力士、鱼朝恩,宦官这个内廷传话筒仿佛与王朝的中衰甚至灭亡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然而,北宋这位李宪,似乎是个异类。他一扫前朝对宦官的偏见。他以宦官之身统帅宋军经略西北,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初出茅庐,闪亮登场
李宪,字子范,开封人。宋仁宗皇祐年间(1049~1054),少年李宪净身入宫,开始了太监生涯。初进后宫的李宪不懂皇家内宫的规矩而受到了不少斥答,但他自幼性格坚韧,在低贱繁多的杂役与管事太监的训责中,他逐渐学会了察言观色。两三年之后,凭着个人努力,李宪补入内侍黄门。
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宋英宗病危。左右大臣急忙派人召太子赵顼入宫即位,但此时宋英宗的双手忽然又动了一下,守在灵旁的曾公亮担心宋英宗还活着,连忙告知韩琦,要他派人阻止太子进宫。韩琦十分镇静地说:“若先帝复生,即为太上皇,不得阻止太子入宫。”当时身为太子的赵顼被召入宫,临行前对东宫诸人说:“汝等谨守东宫门户,若陛下已选定更佳继承者,我还要回来的!”太子赵顼入宫后,在韩琦等人的拥护下即皇帝位,是为宋神宗。
时年十一月,西夏人诱杀了北宋保安军知军杨定。熙宁二年(1069)五月,夏人入寇秦州,杀刘沟堡守将范愿,宋军死伤甚为惨重。在此后两年中,由于北宋没能在朝贡中满足西夏的诸多无理要求,故而西夏在宋夏边界不断挑衅。
在两宋三百多年历史中,宋神宗算得上是意气风发的有为之君。据《宋史·神宗本纪》记载,他自幼“好学请问,至日晏忘食”。当太子时喜读《韩非子》,对法家“富国强兵”之术颇感兴趣。还读过王安石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对其理财治国思想非常赞赏。即位时,北宋统治面临一系列危机,如军费开支庞大,官僚机构臃肿而政费繁多,加上每年输送辽国、西夏大量岁币,致使朝廷财政年年亏空,据《宋史·食货志》记载,至治平二年(1065)亏空额已高达1570多万。由于豪强兼并、高利贷盘剥和赋税徭役的加重,广大农民屡屡暴动反抗。
值此内外忧患、财政困乏之际,宋神宗没有气馁,力图“思除历世之弊,务振非常之功”,表现出“励精图治,将大有为”“奋然将雪数世之耻”的政治气概。因对疲弱政治深感不满,且素来赏识王安石才干,故力排众议,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委以重任,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即“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未得其法,加之触动士大夫集团的利益,旧党予以极力反对和破坏,变法最终以失败收场。但熙宁变法在中国整个历史上拥有非常重要的历史积极意义与地位,其中很多政策一直延续到了南宋以及后世。
宋神宗即位后,李宪先后担任永兴军、太原府路走马承受等职。因为当时辽国、西夏不断寇边,李宪多次上疏议论边事,颇合神宗旨意,因此备受宠信。熙宁三年(1070),朝廷派韩绛经略陕西,开幕府于延安。李宪在韩绛幕下担任参谋。韩绛的爱将种谔想谋取夏人占去的横山寨,李宪极言不可,可惜当时李宪尚属人微言轻,种谔没有理会,率兵袭夏人于罗兀。赶走夏人后,遂带兵三万人修筑罗兀城(今陕西榆林),又派都监赵璞、燕达修筑抚宁故城呰(今陕西米脂)。
李宪认为将兵力这样分散,有失掎角之势,一旦形势有变,各路均将难以自保。韩绛、种谔的这一错误之举,果然不幸被李宪所言中。时隔未久,夏人攻取顺宁呰,之后围攻抚宁。当时种谔正在绥德,闻得此信,茫然失措。有人建议他速召燕达援救,但种谔只知垂泪,竟然不能下笔。这一战,夏人大获全胜,韩绛、种谔新筑诸呰全都重归夏人之手。朝廷得知战报之后,贬种谔为汝州团练副使、潭州安置,韩绛亦因此谪知邓州。由于李宪此次参与军务,言之切当,遂得神宗倚重,又被派往河东路(今山西太原),在经略使赵禼幕下担任参谋。当时,赵禼对李宪的军事才干也十分看重,两人对边事的论见往往不谋而合,因此,在李宪的影响下,神宗加强了北宋王朝针对北方强辽的军事防御力量。
不久,李宪离开边镇回到京师,被宋神宗提升为后苑勾当。这虽然只是一个掌管苑囿、池沼、台殿、种艺等杂事的角色,但凡天子游幸,必须陪侍左右,正是借助这个机会,李宪赢得了神宗的充分信任。
二、河州大捷,一战成名
熙宁元年(1068),建昌军司理参军王韶上《平戎策》,认为“西夏可取。欲取西夏,首先应当收复河湟,如此则夏人腹背受敌,不攻自破”。神宗认为王韶之议颇为有理,决定在对夏关系上改变长期以来的守势,采取主动攻取的方略。熙宁四年(1071),任命王韶为洮河安抚司长官,开始经营洮渭地区,准备对夏用兵。熙宁六年(1073)初,王韶上奏请求兴兵收复河湟之地。神宗准奏,并专意委派李宪前往巡视督师,与王韶协力进兵。不几日,北宋大军便攻占河州(今甘肃临夏),拓地一千多里,招抚人口三十多万,连河州羌酋木征之妻亦被俘虏,史称“河州之役”。北宋在此设置熙河路(治今甘肃临洮),任王韶为经略安抚使,李宪亦因战功加封东染院使、御药院干当官。
夏人对此次役失利耿耿于怀,旋即开始报复,然而在牛精谷、珂诺城(今甘肃广河)两次战役中,宋军却再战再捷。宋神宗十分赞赏李宪的军事指挥才能,留他在熙河路安抚司干当公事,与王韶相为表里。
就在此年二月,表面上平息的河湟之地战事再起。本来宋神宗以为河湟已定,遂调李宪前往鄜延路督师,但是被赶出河州的夏人酋长木征又联合董毡、鬼章羌兵卷土重来,攻占河州踏白城(今甘肃积石山)。新任河州知州景思立闻讯,连忙集结兵马杀到踏白城,但因出师匆忙,加之敌我众寡悬殊,战斗刚一开始,景思立所部便处于重重包围之中。夏人复仇心切,蜂拥而上,宋军官兵死伤极为惨重,连景思立也战死于乱军之中。攻破踏白城的木征等人,旋即把河州城团团围住。按照常理,木征攻进河州易如反掌,但他不急于攻城,只在城外喧嚣,声言要杀尽宋军官兵。
十万火急的战报接连送进京城,宰相王安石等人主张保存实力,放弃河湟地区。宋神宗—时难以决定:固守河湟,可能导致西北战事更为惨重的失利;若放弃河湟,未免太失大宋皇威。思之良久,神宗还是降旨准了王韶。
此时李宪正赶往鄜延路(今陕西延安)按视军情,行至兴平(今陕西咸阳境内),听到河州战事失利的消息,立即停了下来,静候朝廷旨意。时隔不久,就等来了宋神宗的旨意:诏令李宪赶赴熙河路(治熙州,今甘肃临洮),与王韶汇合,共同应对河州之变。
王韶是一员宿将,深知木征等人久围河州而不取,势必是想围城打援,消灭北宋援军。而一旦失去外援,再攻河州即如探囊取物。鉴于此种形势,王韶决定先破木征的合围之势,再反过来攻其外援,这样,河州之围可以不战而解。而李宪主张以赏赐激励将士,突杀木征。
王韶、李宪二人在战术上有了分歧,又一时难于说服对方,最后只好折衷处理:各率一路,各依其计而行。王韶遂率锐师绕开河州,直袭定羌城,出其不意全力攻打结河羌,切断了西夏通道,继而命偏将进入南山要冲。李宪则率所部在河州城外督兵力战。
早在李宪巡视西北之前,宋神宗曾赐给他一面黄旗,旗上御书七个大字:“用命破贼者倍赏。”他深知西北将士心向王韶,随己而征者斗志不盛。于是,出征前手执黄旗立于军营门口,号令三军将士说:“此旗乃天子所赐,众将士望旗而战,即如天子亲临督战,敢不用命!”将士们果然精神振奋,争呼誓死向前。李宪又督促众将士将傍山建造的所有营帐烧掉,以表示破釜沉舟的决死之心。而后,开赴河州前线,与木征所部在河州城下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这一仗,直杀得天昏地暗,双方均损失极为惨重。直到李宪又生一计,命部将抄后路烧毁了木征等人的营帐,羌人这才军心大散,纷纷逃往踏白城死守。李宪顺势挥师,大破敌军,一举攻取踏白,并进至余川,连破十余座城垣堡寨,木征见大势已去,遂率残部来宋营投降。
河州之役的胜利给宋神宗注射了一支兴奋剂,满朝文武亦大事庆贺。王韶拜为观文殿大学士、礼部侍郎,李宪则以功加昭宣使、嘉州防御使。回京师后,又升为入内侍省押班、干当皇城司事,倍受隆恩。
三、经略西北,收复关陇
宋神宗令李宪回西北并严令宋夏边将皆听从李宪节制。当时,御史中丞邓润甫,以及御史周尹、蔡承禧、彭汝砺等人纷纷上疏,认为“西羌之祸害小,任用李宪之祸害大;李宪无功祸害小,李宪有功祸害大”,极力反对李宪法主持西北军务,但因神宗力排众议,诏令李宪赴西北就任。
李宪深知朝臣对他担任统帅不满,为了给自己正名,他决心在宋夏攻略中建功立业。熙宁九年(1076)五月,羌酋隆吉卜等率众扰边,羌人降将木征请求带兵征讨,以报效宋朝不杀之德。李宪部将大都认为不能予以应许,唯恐木征有诈,但李宪却支持木征,说“有何不可?羌人天性畏惧贵人。木征本为贵人,当能取胜。”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拘谨,况且当此关头,如果朝廷对木征将信将疑,反而会加深他对北宋王朝的贰心,不如因势利导,给他一个报德机会。于是力排众议,派遣木征带兵征讨。
木征盛装出征,与隆吉卜所部对面列开兵马。隆吉卜手下大都是临时凑集起来的散兵游勇,见到木征如此威风,先自没了斗志。木征指挥大军掩杀,李宪的后续部队也乘机而上,于是大获全胜,酋首隆吉卜也战死于乱军之中。这一仗是李宪重返西北的第一次大捷。不久,另一支由董毡率领的吐蕃军队也迫于宋朝军威,前来归顺。消息传到京师,宋神宗自然恩宠倍至,加封李宪为宣政使,后又迁宣庆使。
由于北宋对西夏连年用兵,国家财政紧缩,粮饷军需物资往往匮乏不继,朝臣对此早有不满。神宗又诏命李宪兼管熙河、秦凤两路财政。李宪受命,果断裁减了十分之六的冗费开支,使得西北财政顿时缓解,可谓经制有方。
四、五路伐夏,功亏一篑
元丰四年(1081),西夏发生政变,西夏惠宗李秉常失位被囚,国内一片混乱。是年五月,西夏 保泰统军禹藏花麻以国主李秉常罹遭囚禁为名,敦请北宋王朝发兵进攻外威梁太后。宋王朝认为这是对西夏用兵的难得机会,于是神宗御笔亲书伐夏之命,发动五路大军进攻西夏,李宪被任命为五路大军统帅,节制诸路。
此次伐夏,可以说动用了北宋王朝西北军事全部精锐:熙河路经略使李宪领兵出熙河;鄜延路总管种谔领兵出鄜延;环庆路经略使高遵裕领兵出环庆;泾原路副总管刘昌祚领兵出泾原;河东路经略使王中正领兵出河东。五路大军,共集结五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围攻西夏。
宋军的作战计划是:泾源、环庆两路先取灵州(今宁夏吴忠),然后直取兴州(今宁夏银川);河东、鄜延两路会师夏州(今陕西靖边),再取怀州(今准格尔旗),最终直逼兴州,企图一举荡平西夏。这在宋神宗给李宪的诏书里也有明确的表述,说:“此番用兵,非一般战事耳,意在荡平项羌。此决非小事矣,若不上下一心,将士协力,何以致胜?故当不惜爵赏,以励三军将士,一举图之!”这说明北宋王朝是抱着消灭西夏的决心来进行这场大规模战争的。
西夏皇太后粱氏听到北宋王朝准备大动干戈的消息,慌忙分遣各监军司兵,由大元帅梁永能总领抵御。八月,李宪率师先进入西夏境内。驻守在西夏西使城的党项族首领讹勃哆闻风而降。梁太后弟弟派兵数万赶去增援西使城,行至半路,听到讹勃哆降宋消息,只好退守龛谷城(今甘肃榆中)。龛谷城本是西夏粮仓之一,李宪占领西使城之后,乘胜挺进龛谷城,大获全胜,遂改城为寨,所储大量粮谷尽为宋军所得,加之弓箭等兵器无数。至此,李宪已夺得伐夏头功。接着,他派副将驻守此地,又挥师向西攻取兰州。
正当此时,鄜延总管种谔率部在米脂寨(今陕西米脂),击败梁永能八万大军。接着,相继攻克石州、夏州(陕西靖边)、银州(陕西横山)三重镇。环庆经略使高遵裕迫降西夏守将嵬名讹讥。河东经略使王中正所部因一路尽是沙丘沼泽,行动缓慢一些,但抵达宥州(今内蒙鄂托克前旗)之后,夏兵也闻风溃逃。宋兵入城,城中老弱病残五百余户杀戮殆尽。泾原副总管刘昌柞入夏后,在葫芦河与夏人决战,结果夏人大首领没罗卧沙、监军使梁格嵬被杀,梁乞埋之侄讫多埋等二十多人被俘。刘昌祚乘胜攻入呜沙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市),得到夏国库粮百万余石。五路大军节节胜利,将有恢复汉唐盛世时北地以及河西走廊的领土之势。李宪在兰州上疏宋神宗,请求筑兰州城建立帅府,以震慑西夏。
西夏军队一败再败,梁太后向群臣询问应对之策,多数将领主张举兵迎击,但老将嵬名令公却不以为然。他向梁太后建议:不必再与宋军力战,以二世诱引宋军深入兴州、灵州腹地,然后以轻骑截断宋兵粮道,“宋兵无食,不战自困”,后再伺机决战。梁太后果断采纳了这一建议,调集十二监军司十万大军,重点防守兴州要冲之地。
十一月,刘昌祚率军五万首先攻到灵州城下。接着高遵裕也率兵赶到。就在刘昌祚即将入城之际,高遵裕害怕这次战功被刘昌祚拔定头筹,便利用节制刘军的权力阻止刘昌祚攻入灵州,定下了所谓合围灵州的下下之策。当时,宋神宗也深恐刘、高孤军深入兴、灵二州有所不测,急命李宪亲率重兵、押运粮草从兰州赶往兴、灵二州,董毡也率吐蕃军协助同往,以为后援。在李宪向兴、灵二州进发的途中,因为遇到了夏人的重兵阻截,李宪被迫折道天都山(今宁夏中卫),焚烧了西夏的南牟内殿和所有馆库,迫使西夏统军星多哩鼎退守葫芦河流域,然后班师回到兰州。
正值此时,高遵裕、刘昌祚围困灵州城十八天却仍旧不能破城,早已粮饷不继,又值天降大雪,兵卒饥寒交迫,进退维艰。粱太后见时机已到,便下令决开黄河七级灌渠,水淹高遵裕围城大军。可怜宋兵十余万众,冻溺而死者不计其效,夺路逃生者仅有一万三干多人。这次大规模的伐夏行动(史称“灵州战役”),除李宪所部之外,其他各路大军均困于灵州,因粮草断绝,先后惨遭溃败,北宋王朝共计损失近四十万人。
各路宋军在接到灵州败报后纷纷撤离,除了李宪一路有秩序地安全撤回兰州,其余各路其实都是自身后勤不继而败退,损失非常严重。尤其是王中正的河东军军纪全无,十余万人拥塞在延州城下,一度形势非常危险。(这里顺带提一下牛逼闪闪的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沈括。按理说,这些都是逃兵当斩,而且现在作乱的危险很大,有人提议用督战的河东十二将把他们全部屠杀。但是沈括非常妥善地处理了这件事情,首先斩杀了率先带队逃离的种谔部将左班殿直刘归仁,并宣谕全军:士卒们都是远离故土,千里迢迢为国效忠,理应受到抚恤。十几万士卒们无不感激,在他的指挥下很有秩序地撤回关内安置。之后,沈括又派大将曲珍率军出塞,声东击西,击退西夏追兵,保护了全军的安全,不愧为文武双全!)
平定西北,功亏一篑,可悲,可叹!
当五路伐夏大败的战报传至朝廷,神宗大为恼怒。元丰五年(1082)正月,降旨高遵裕责授郢州(今湖北钟祥)团练副使、本州安置;种谔、王中正、刘昌祚分别受到降职处分。李宪未能率部及时赶到灵州相援,董毡所部也严重失期,两人均出师无功。宰相孙固认为李宪未能如期会师,按律当处斩刑。然而在对李宪的处理上,神宗与朝臣发生了严重分歧。神宗认为李宪经营西北数年,功大于过,再加上李宪此役确实客观上保存了熙河路大军,对李宪赦其无罪。
北宋王朝也许也是个异类,其宦官为将不在少数。李宪身为宦官,很多人天生就会对他产生偏见,但他经略西北、征服河湟、收复兰州、拓地千里、降敌无数,在万马齐喑的北宋军界无疑是一颗闪耀之星,将星之翘楚。在后世都纪念范文正公这样有名的守边统帅同时,我们也不要忘了李宪这样运筹帷幄、拓边千里的宦官。即使他们身体是残缺的,但那颗报国初心和自由人格却无比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