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越亲密的关系越容易导致裂痕。
很多好友或者夫妻一旦争吵起来,甚至不惜进行自我人身攻击:“我当初真是瞎了眼!”
难道是他们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吗?
不是。问题的唯一原因在于,一时之间,你只看到了六分之二,却并没有真正地去理解他们。
他陪你去读书,是因为他喜欢读书还是因为喜欢陪你?他跟别人吵架,是有哪些难言之隐还是仅仅脾气暴躁?你对某人某事发表观点言论,她点头表示赞同之极,到底是真认同还是不想引起纷争?细细思量,可以推敲之处是否有些多,至少不是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可以完全衡量完毕的。
有多少人,因为自己的“亲眼所见”,尤其是亲密关系里,从此耿耿于怀,甚至怀恨在心……可悲的是,到死都不知道,其实是自己“看错了”。
他不借给你钱,你就看透他了?他不给你说好话,你就看透他了?你又累又饿,回到家却看到她看着电视哈哈大笑,饭桌上空空如也,是否就想离婚了?
大多数的人根本不了解对方的立场与困难的时候,就已经给了对方下评语了,更何况是在有利益冲突下的场合。
说实话,你可能自以为看透了他,事实上,你只不过看透了你自己。
我们脑中所呈现的往往不是“真相”,而只是“观念”。把别人的行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释,容易使我们无法认清事实,做出合理的判断。很多时候我们认为了解了别人,殊不知,很可能那只是自我的投射。
两个人交流时,其实是六个人在交流:“你以为的你,你以为的他,真正的你;他以为的他,他以为的你,真正的他。”
而我们交流中面对的,其实只是前两种。
譬如你的朋友每次吃饭都让你来买单,在连续买单几次之后,你终于爆发了。而他觉得你因为一件小事而吵架的行为有点莫名其妙。事实上,他数次吝啬的行为使你的不满已经到达了一个临界点。而如果这只是你和他的第一次约会,你不至于如此生气。
你这个朋友以往的所作所为使“这顿饭我来买单”这个事实在你脑中形成了“他是一个极为吝啬的人”这样的观念。再联系到之前的一些经验和他人的观点,会变成“吝啬的人不值得交往”这样的判断。这时候你的心就动了。此时大脑(或者儒家所说的心)并不像一面镜子一样如实照出(此刻的)事实。
在这种情绪的引导下,你并不会想要去探寻他“不买单”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不明原因的指责,是无法解决现存问题的,而且会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人的世界观多是自我为中心,所有人的所有行为背后都有他自己认为合理的逻辑,自我这个观念的消解有助于去除与他人交往中,焦虑和分离的状态。
在拉丁语里,有一短语“alter ego”,直译是转换自我,真正的含义是另我、知己。如果想要与他者到达“知己”的境界,必须要学会转换自己的视角,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沟通和认知。
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
《吕氏春秋》里有一段,颜回随孔子在陈、蔡期间绝粮七天,子贡费了许多周折才买回一石米。子贡在井边远远望见颜回在做饭的时候打开锅盖偷吃了米,很生气,便跑去问孔子:仁人廉士也改变自己的节操吗?
孔子说:改变节操还叫仁人廉士吗?子贡说:像颜回,也不改变节操吗?孔子说:是的。子贡便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告诉孔子。
孔子说:我相信颜回是仁人已非止一日,你虽如此说,我仍不会怀疑他,这里边必定有缘故。你等等,我将问他。
饭煮好后,颜回请孔子进食,孔子假装若有所思地说:“我刚才梦到祖先来找我,我想把干净还没人吃过的米饭,先拿来祭祖先吧!”
颜回顿时慌张起来说:“不可以的,这锅饭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问:为什么?颜回涨红脸,嗫嗫地说:“刚才在煮饭时,不小心掉了些灰在锅里,染灰的白饭丢了太可惜,只好抓起来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饭吃了。”
孔子听了,恍然大悟,对自己的观察错误,反而愧疚,抱歉地说:“我平常对颜回已最信任,但仍然还会怀疑他,可见我们内心是最难确定稳定的。大家需记下这件事,要了解一个人,还真是不容易啊!”
孔子最信任最喜欢的弟子就是颜回,而对于这个弟子,他也会产生疑惑的心理。
由此可见,我们的内心,如果不能回归初心、探寻本质的话,实在是很难彻底地敞开心扉、做到真正地去理解他人。
日本著名心理治疗师河合隼雄说:理解别人是豁出性命的工作。明白这一点,其实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可以让我们不必过分苛求他人对自己的理解,我们对别人就会宽容一点,对自己无法理解别人也能够接受,不会因为自己无法理解别人而过分自责。
而宋明学者讨论的理想状态,便是“此心不动”,心如明镜一般,如实反映出事实。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就像王阳明所讲的那样,做到克私、去弊、复心,才能达到“万物一体”的理想状态。
人与人之间互相不理解是必然的,互相理解是偶然的、相对的,也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如果明明努力了,最后却没有做到,其实也是最平常不过的事。
何况,我们大部分的人连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都不能了解,又谈何去理解他人呢?
良 叔 曰:
这次采访完茅忠群,搁笔之后,思考了很多。
与茅交往了近15年,我自以为很了解他,结果在写作的时候,发现我心中拼凑出的他的形象,仅仅是无数交往的瞬间所积累起来的细节。这些细节组成了我心目中的茅忠群,可是,要想把真正的他表现出来,这些细节远远不够。
那只是我自己眼中的他。
对于一个交往了十几年的老朋友,我尚且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画像,那么对于真正的陌生人呢?你如何能够确认你观念中的他就是真实的他呢?
用一个字说,此心不动,也就是《大学》所说的“诚”。真正做到了“诚”,不自欺,不欺人,也许你会感到豁然开朗。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