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大学》是“四书”当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书。因为我觉得他是这几本书里对世间大道阐释的最直接、最通俗易懂、同时他也最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那股真正的文化力量的一本。
同样的,《大学》这部书也自成“经”、“传”。前三段,就是从“大学之道”直到“此谓知之至也”的部分是“经”,从这往后的所有部分是“传”。所谓“经”是曾参的学术思想,而“传”是人家自己对自己这套思想的解释说明。
还是那句话,现在是讲《三字经》,不是在讲《大学》这本书,所以这里只是提供一个全景式的解说,谈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借着朱熹同学对这本书的整理,顺带来谈谈我们在学习传统文化时,应该秉持的态度。
《三字经》对《大学》这部书的概况,是把这部书最终的目标直接点出来了,“自修齐,至平治”,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一个传统读书人毕生的奋斗目标。读《大学》这本书,一定要始终记住,这个学说的最终目标是要“平天下”。
按照传统的说法,《大学》这部书最可贵的地方就是提出了“三纲八目”,所谓“三纲”就是开篇第一句所提出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现在咱就一样一样来看。先说“三纲”,因为所谓的“八目”,《大学》一书在“传”的部分是逐一进行了解释说明的。但是“三纲”却没有,所以重点说说这个。
先看“明德”,不管别人怎么说的,我的理解是,“明”与“暗”相对,“德”者“得”也。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一样东西我喜欢,我想据为己有,那么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的把我喜欢的那个东西拿走了,所有人不但没有意见,反而说,这个东西本来就应该是我的,怎么才过来拿呢,大家伙看到最终是我得了这个东西之后,所有人都感到这也是由衷的高兴,都送上了衷心的祝福。能达到这个效果,就叫“明德”。不然的话就是另外一个成语——巧取豪夺。能够做到事事“明德”的那个方法,难道不是世间最大的智慧吗?
再看“亲民”,这里要谈到朱熹同学了,人家曾参同学写的明明是“亲”,但是到朱熹同学这里,他自己学不明白为什么用“亲”这个字呢?于是就像我们小时候考试时遇到看不懂的题目那样——一举手说“老师这个题出错了”——然后往往得到老师飘过来的一双白眼。可是朱熹同学运气好,老师没有对他抛白眼,所以他就确信,这个字是传抄的时候弄错了,应该是“新”,就这样“亲民”就变成了“新民”,说一个人要能自新。其实“自新”的这个意思倒是没有错,“君子以自强不息”嘛,还有就是“君子与时偕行”哦。但问题是,咱不是在解释《大学》吗?人家书里明明写的是“亲民”呀?这个意思你能看懂就说懂了,看不懂就老老实实说,这里我解释不明白,然后该请教谁请教谁去,乱改人家的书总是不对的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个是个学习态度问题,态度必须端正。那么“亲民”到底怎么解释呢?两点:第一是“使民相亲”,就是通过我们学问的运用,去治理天下,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觉得大家就是一家人,都像亲人一般相处。这样就不会有战争等不好的事情发生了,这也才是“平天下”的状态。第二是“使民亲我”,就是让全天下的人,都愿意亲近于我,能够心甘情愿的听从我的建议,跟着我一起建设幸福家园。这也是“平天下”的状态呀。
最后看“止于至善”。“止”是停在那里的意思,具体是哪里呢?就是“至善”那个位置。能让人、让所有人都觉得最最舒服的那个位置,那个状态,就是“至善”。但是“至善”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是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的。因为每个人对舒适的标准不一样,所以《大学》最后追求的现实中的具体目标并不是“止于至善”,而是“平天下”。这里的“平”是重点,我们借用数学的名词来看,那个“至善”的点,不是波峰,也不是波谷。而是中间那一条平线,所以我们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国家不要动荡,人生也不要总是起起落落。一辈子平和、平安,顺顺当当的,那才是幸福哇。
简单说说“八目”吧,不然的话真成讲《大学》了。而且关于“八目”的含义,《大学》的“传”的部分,本身就有解释说明。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大家自己去看,看完后得出自己的感悟,而不是听这个讲、听那个讲,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那样的学习是没有用的,一个是学不到真东西,另一个是学到的东西变不成自己的东西。永远当别人的跟屁虫,有意思吗?
这“八目”其实是从学习到运用,就是做到所谓“内圣外王”的一个顺序。
“格物”就是真正的把世间的所有事物研究得明明白白。就好像能把所有东西都清清楚楚的分门别类,然后放到相应的格子里,让所有事情一目了然,不杂乱、不困惑。做到这一点之后自然就能“致知”。能把物理世界分析的如此清晰了,然后由物理而哲理,因为按照中国传统文化讲——万物一理,只不过物理世界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便于研究。而哲理是在人思维中的虚的东西,自己都不一定能完全清楚,更不要提展示给外人看了。但是物理和哲理的那个“理”是相同的,研究明白物理中的道理之后,将这个道理运用到哲理中,自然还是这个道理,这样去用就好了嘛。做到“致知”,所有事情都清清楚楚,那么自然能够做到“诚意”,自己就不会骗自己了嘛。这样心也就摆正了,就是所谓的“正心”。之后把自己内心的“正”,外化于行,那就是“修身”,修身呀,是要不断的修正自身的行为。然后就可以由“内圣”转到“外王”的境界。把自己家建设好,很齐整,还是一个“平”嘛。而后化家为国,最终平其天下。
《大学》的这个“平天下”呀,不是要运用武力去达到天下一统,而是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让天下的“人心平”。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虽有差异,但都能做到“知足常乐”,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不会羡慕、嫉妒、恨任何人。这样才能“平天下”,他的意思是——使天下平。
如果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那就没有办法了。其实“知足”是最大的智慧,所以“正心”是关键,但是“心”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是不能够运用的,那只能达到“内圣”,所以要实现外化于行,从而达到“正己化人”的“外王”目标,以此来“平天下”。
所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修身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