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考结束,儿子急匆匆赶到家里,一连几天的奔波,脸上呈土灰色,奇怪地是手里还拿着一张献血证。还有不到三个月就高考了,傻儿子居然献血了,就在艺考的路上!放下一处又是一处,心头的焦虑又涌上来。 妈妈一直惴惴不安的是文化课学习, 为了说服儿子去参加校外文化课的培训,妈妈采用了群攻政策,连家里的老辈儿都用上了。妈妈信心百倍地给儿子说,已经听说了,提分率99%呢。一个月前儿子总是借专业课没完成进行推脱。此时已没了退路,只说妈妈那里能保证我行吗?我觉得现在的学校也挺好的,不想出去。
培训处总是打电话催促来学习,最终在妈妈的催促下,3月6号儿子和妈妈去了济南的文化课培训机构。初到济南,培训处的麻老师很热情,弓手把母子俩让到小间里坐下,倒上水,双手端到他们面前,用一种极舒缓、温暖的声音讲了起来。谈话的内容和母子俩急急忙忙赶来要上课的想法大相径庭。慢慢地,妈妈终于明白,麻老师催着来,不过是提前把学生号住。这让妈妈很不舒服。高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但他们却要一推再推,麻老师在电话上说6号开学,来了之后又成了10号,到底是几号?估计得看招到多少学生才决定开学的日期了。麻老师还关切地说,来了不能让孩子闲着,就让孩子先上小课吧,四天3600元。妈妈摇了摇头,心里在苦笑,每天高达九百的学习费用,作为县城的工薪阶层,承受不了这种负担。培训处这里有着妈妈猜不透的套路。那种被忽悠的感觉使妈妈心里很歉疚!原本儿子就不愿离开原来的学校和老师!这里的情况却是这样的:培训机构的宿舍住四个孩子,每个孩子每晚40,一个月就是4800;一个月的餐费,大约600;早饭孩子要穿过很长的小区,到街对面去吃;安全和精力都没有保障;没有早自习,晚上不上课,客观上留着时间给学生上小课。
发现问题的妈妈谎说忘了带钱,承诺回家转账。留下儿子忐忑不安地回家。
经过两天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培训处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
1.一对一补课才是他们的目的。大家都知道艺考生的文化课成绩不好,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就抓住了家长要突击文化课的心理,各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在培训处里有班课和小课的说法,班课是指二十几个孩子组成一个班集体听课的形式;小课就是一对一补课了。培训机构的老师都是指望一对一补课的形式来挣钱的,每小时几百元的高额的收入,有的老师月收入能高达好几万。那些抱着幻想让孩子来培训机构学习的家长随时都有可能陷入这种小课上课的模式里,这种形式固然有效果,但高额的费用,不是一般家长能够承受的。
儿子的同班同学,年前来到这里,在老师的“沟通”和“规划”下,孩子需要进行一对一补课,不到一个月,已经花了一万多块钱。儿子同学的爸爸说:一步步逼。
2.培训处张开口袋,一个劲地催着你交钱。不明就里的家长钻进来,交了全部的费用,就会被扎紧口袋,等着“挨宰”。到这种情况就骑虎难下了。培训处打着自愿、民主的旗号,但最终都会让家长“就范”,哪个家长敢拿着孩子的前途当儿戏呢?
3.言而无信,不能完成对家长的许诺。在电话上说的天花乱坠,实际是言过其实,学生来了,完全不是一回事。开学时间一变再变,有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这样做的原因,估计是生源少,家长的信任度低,招不到学生只能等到足够数量的时候才开课。以让孩子们收心为理由让家长耐心等,而同时又抓住家长急着上课的心理,建议学生上小课,给他们带来丰厚的效益。宿舍搬来搬去,租住的都是一些老旧小区,想必是为了省钱,但算在学生身上却并不便宜。
4.上班课是点缀,真正的操作是让学生上小课,来到这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他们的摇钱树,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他们钱财。老师会动员每个学生补课,达到他们利益的最大化,老师的级别不同,收费的价位也不同,明码标价,在这里赤裸裸地像商品一样出售。
5.在培训班上课的老师没有长期固定不变的,一般是两三个月一换,像走马灯似的,孩子们刚刚熟悉的上课模式,有可能很快就要适应下一个老师。学生就这样在适应与不适应之间摇摆,浪费了精力,影响了学习。关于培训班的师资水平,家长和学生更是不能了解,很多一线的老师都在学校里上课,谁还有时间出来?那这里的老师就可能是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或没有教师资质的人来做。也就是说家长花了高价钱,未必就得到最好的性价比。
如果家长已经发现是陷阱,是圈套,及时止损才是明智的,否则追加的成本会越来越大,陷入古典老师在《 拆掉思维里的墙》 中提到的“沉没成本模式”。这种模式最后会导致你头破血流,有效的做法是:在失去太阳的时候,主动拥抱星星才是真正的智慧。
高考的压力,使很多家长陷入焦虑,总想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让孩子逆袭成功,寄希望于培训机构,造成心理期待过高。殊不知,外因固然重要,内因也不可忽视,孩子才是关键。不要让家长的焦虑使孩子步入“歧途”,既浪费时间,又使家庭承受不能承受之苦。
还有一点,在一些未知的事情面前,我们往往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如果一些人超乎寻常的主动,一定有超乎寻常的利益,擦亮眼睛,小心圈套,也是我们要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