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试着从教育的角度来解读《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首先看第一个问题:孙悟空是不是一个好学生?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按照现在一般的教育思维来看,孙悟空不但不是好学生,相反还是一个“问题学生”:他无父无母,是石头里迸出来的,一个孤儿,缺乏“家教”,胆大妄为,任性,目空一切,唯我独尊,无礼节,不安分,好表现,最重要的是“破坏性”极大,这是一个让教育工作者头痛脑胀的学生,唐僧称之为“泼猴”。
然而,我们冷静地分析,梳理“泼猴”的生平,就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孙悟空。孙悟空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求学(学艺)的阶段,一是捣蛋(艺成后)的阶段,一是取经的阶段。在这三阶段中,一个词语始终贯穿其中,是个什么词语呢?
是向上!
正因为向上,一介石猴终成美猴王;正因为向上,美猴王终于学成长生不老;正因为向上,孙悟空终成斗战胜佛!
在向上中,融进了孙悟空人生中太多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他大胆。群猴觅得一瀑布飞泉,有猴道:“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孙悟空“我进去!我进去!”,终于赚得“美猴王”。
他有忧患意识。孙悟空称王之后,“称王称圣任纵横,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好不快乐”。却有一日,与群猴喜宴之间,忽然忧恼,堕下泪水,原因在于“今日虽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服,将来年老色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能居安思危,实是可贵。于是,他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一个不老长生,常躲过阎君之难。
他耐得住寂寞。孙悟空一心访问佛仙神圣之道,觅个长生不老之方,先是花费八九年之间到南赡部洲,后飘洋过海到达西年贺洲,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到了须菩提祖师,已是耗时十余年。然而到了也只是“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空闲时也只是“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时间也是“不觉六七年”。近二十年的时间,真是“板凳要坐十年冷”啊。
他热爱学习。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开讲大道。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是“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颠狂妖舞”。诚心听讲,听到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正因为此,才有了祖师的佯怒,暗授机宜。
他目标明确,目标专一。祖师喜孙悟空爱学习,愿授术字门、流字门、静字门、动字门,没承想,孙悟空嘴里说“但凭尊祖教诲”,实际上却非“长生不老”不学。
到了取经一节,孙悟空的优点表现更是突出。他决心最大,“学习”最努力,“成绩”最优秀,斗争最彻底,是班主任唐僧最为得力的助手,工作能力甚至超过了班主任。
就是在“捣蛋”一节,如果我们从孙悟空的“向上”看,那么他不再那么讨厌,相反会产生些许可爱来。
有如此多的优点集于一身,孙悟空想不成功都难,把他评为“优秀学生”也不为过。然而,孙悟空的每一个缺点都是致命的。一个人要成功需要多方面的合力,而一个人走向毁灭,只需要一个缺点,或者一个瑕疵!
那么,这就是回到第二个问题:孙悟空如何成了好学生?
这个问题不是很复杂,但是也有嚼味。
一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孙悟空始终不甘沉沦,始终有一颗向上的心,这是最重要的。这是他成为好学生的内驱力。
然而孙悟空有着太多太多的劣根,特别是在他艺成归来,他自恃才高,成为了一个不听管教的学生。傲来国抢兵器,东海龙宫索兵器,乱蟠桃大会,反天宫诸神,任一桩都让“教育者”头疼。然而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却确确实实变好了,却还有着另外的原因。
一是碰到了如来,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孙悟空取得捣蛋到胜后便忘乎所以了,翘起了尾巴,自认为天下老子第一,无人管束得了。没曾想,如来佛轻而易举地把他给制服了,并且给了他一辈子的最沉痛的记忆,惩罚他在五行山下呆了五百年。“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孙悟空有此惩罚,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二是遇到了观音,指明了最美好的前程。孙悟空大闹天空,只能身陷山下,很难再续学业。可是遇到了观音,要他“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为孙悟空指明了人生方向。成人成佛,孙悟空只此一条路可走。他只有当“优秀学生”的道了。再加上后来观音体恤下情,“假若到那份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自来救你。”再加上赠他三根救命毫毛,“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没了后顾之忧,孙悟空自然实心诚意的当“好学生”了。
三是遇到了唐僧,完成了最艰难的蝶变。唐僧是孙悟空的老师,唐僧解救了孙悟空,孙悟空对唐僧最忠,取经路上最卖力。但是有时也使着性子,不讲佛理,不“慈悲”为怀。这又有了唐僧的管束,时不时的对孙悟空念紧箍咒,敦促他向善。西天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成了唐僧的最有力助手,也完成了孙悟空人生的最艰难也是最完美的的蝶变,终于成佛,成为斗战胜佛。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一个学生,不管他有着怎样的不足,只要他有着一颗向上的心,只要他服管,只要他努力,他就能创造自己人生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