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一家店“苗家酸汤鱼”,“酸汤鱼”3个字,搅得食欲蠢蠢欲动。
红色汤底中,西红柿熬煮得软糯,酸甜味完全稀释在汤里。酸、甜、咸,再混杂香茅草以及其他不知名的草本植物。
黄骨鱼在红汤中炖煮,一筷子下去,鱼肉连带鱼骨,轻松夹起。新鲜滑嫩的鱼肉,没有丝毫的土腥气。缺点只有一个:鱼骨有点多。
酸汤鱼除了吃鱼肉的鲜嫩,重点还在于风味独特的汤,以及蘸料。蘸料是某些植物磨碎之后,再加点红汤搅拌均匀。是非常陌生的草本味道。
酸汤很开胃,加上鱼肉、金针菇、娃娃菜、豆腐、豆芽,就着一碗米饭,吃到嗓子眼上去。
店里有一种金桔乳酸菌饮料。绿色小金桔切成两半,两片柠檬,乳酸菌加冰块。冰冰凉凉,酸甜而不腻。是吃酸汤鱼的必备。
这种“重口味”的鱼,作为广东人,平日里是很少吃的。
广东地区吃鱼,并没有花样复杂的汤底和蘸料,吃的是主要是鱼的鲜。比如清蒸鲈鱼。
清早在菜市场鱼档那里,在池子里游来游去的鲈鱼,你一眼相中那条灵活摆身的,示意鱼贩捞起,去鳞去内脏。
蒸锅水开之后,在白盘上放两根葱头,摆上鲈鱼,在鱼身均匀抹上细盐。加点料酒,放姜片。蒸个7分钟起锅。
葱切碎,撒在鱼身上,淋上酱油,再淋上热油,就会听到“兹啦”一声,是葱末被热油烫到的惊叫声。
鱼肉鲜美,细嫩爽滑。
想起两年前在湖南郴州,吃过旅店老板亲手做的清蒸东江鱼。肉质相似。只是老板在鱼身上撒了一些剁碎的辣椒。咸香中带点小小的辣,胃口大开,吃了大半条鱼,还有两碗饭。
几年前去阳江出差,那里靠海。晚上出去觅食,也不知道哪里有好吃的。同事几个人坐上计程车,叫司机开去最有名的大排档那里。随意挑了几条鱼,在砂锅里加清水熬煮,老板说这道菜叫“杂鱼煲”。
味道异常鲜美,吃过一次,几年过去还是念念不忘。
去黄山旅行,山脚下有一个热闹的菜市场。在桥底下一家大排档。我和好友去吃了当地特色臭鳜鱼(也称桂鱼)。
我俩站在冰柜旁,盯着那盘腌制的鳜鱼,互相递了个眼神。
几秒钟之后,我犹疑地问老板:“臭鳜鱼是臭的吗?”
老板笑道:“不臭的。”看她表情,应是很多人问过同样的傻问题了。
哈哈,确实一点都不臭。鲜香微辣,唇齿留香。
相传,臭鳜鱼的做法是几百年一个徽州商人妻子首创。当时很多徽商做卖鱼的生意,在江边收购,然后雇人挑木桶送到山里去卖。有一次天气太热,还没送到山里,鱼已经有点发臭了,为了避免情况继续恶化,商人的妻子用浓油赤酱腌制,没想到味道却却出奇地好。
在广州的饭馆,倒是吃了不少酸菜鱼。除了鱼要鲜,酸菜要腌制得脆爽,这也很重要。
曾经在花都区一家乡下饭馆,吃过的酸菜鱼味道之差,实在难忘。
草鱼一股浓重的土腥味,酸菜也许是腌得太长时间了。一嚼,味道太老,酸味太过头。
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除了鱼难吃之外,还因为那一次是我陪着一位小朋友去见她的心上人。他在花都区某个部队。部队的具体位置是在哪里,她不知道。
他在部队里不允许用手机。没办法即时联系。
两人曾经写过信。他信封上的地址写得不甚明晰。只写了某条路,没有具体到哪一号。
去到那里才知道附近有很多军队分区。下了车,走路,连续问了好几个分区,都不是他的所在。
后来又搭摩托车,兜兜转转问了好几个分区。最后终于找到他,他正好就在门口守卫。
你也许在想,这是个美好的故事?嗯,不是,男孩心里有另外一个人。
这是一场只属于我那位小朋友一个人的暗恋。
如同,那盆酸菜鱼。虽然味道不够好,但也在记忆里占据了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