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食色欲也”,好色,是人的天性。但是儒家又讲“克己复礼”,在妨碍我们成功的私欲面前,要学会克制,故在“色”方面又有了“戒之在色”之说;道家在这个问题上,说:“顺则人,逆则仙”,倘若顺从自己的欲望,就成为凡人,反之,则能得道成仙;而在佛门中,戒邪淫更是诸大戒之一。
“万恶淫为首”,古圣先贤们苦口婆心谆谆教诲,目的就是要我们子孙后代学会“戒色”—节欲,或是戒欲,因为它事关身心健康,人生成败,这点在此不必赘言。而我们也应该明白,好多圣贤们也曾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一样,在七情六欲中头出头没,而他们最终超凡入圣,在于他们能严格自律,勤于修身,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
曾国藩早年有“三大戒”,其中之一是戒色。他也认为,沉溺于此是妨碍事业的。他还认为,在外人面前,夫妻间尤不能过分亲密。虽然如此,曾国藩还是很难做到,骂自己是禽兽。
曾国藩自己承认,“有用之岁月,半消磨于妻子”,三月初二日,“日中,闺房之内不敬。去岁誓戒此恶,今又犯之,可耻,可恨!竹如来,久谈。久不克治,对此良友,但觉厚颜”。他说自己“明知体气羸弱,而不知节制,不孝莫此为大”。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第一名臣”,“文能应试,武能杀人”,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人们关注的风云人物,许多名人都对曾国藩做出了很高的评价。比如敬爱的毛主席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那么曾国藩究竟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呢,其实这都源于他对自我的约束。
曾国藩的父亲是考了一辈子的科举,最后只不过是一名小秀才,所以他将希望都放在了曾国藩的身上。曾国藩从小就背负着父亲给他的希望,所以一直老老实实的学习,认认真真地读书。 等他进入到京城考取功名以后,突然没有了父亲的约束,便如脱缰的野马一样,一放纵就是四十几天都过去了。他写的日记都是随兴而写,在日记他还这样写到,有时看到人家的媳妇或者小妾,都会“目屡斜视”。有时实在是学习不下去了,就会胡思乱想,越想越远,“人欲横炽,不复能制”,进而做了“不应做之事”。最后就会恢复清明,痛悔刚才做了不该做的事情,骂自己”真禽兽矣“。
还有一个故事就是曾国藩曾经在一次出行时,无意间见到了自己下属的小妾,一时之间竟然神色恍惚。短时间以后他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自己一向自持冷静,率兵打仗,面见圣上都没有让自己意乱神迷,而现在竟然因为一个女人而不能自己,真是混账。如果仅仅是因为对不起自己的妻子的话,那么还可以为自己开脱。但是如果被自己的部下发现的话,一怒之下被背叛了自己,那么后果就真的很严重了。因为这件事对他的心里造成了很大的触动,所以曾国藩决定将头上”色“的那把刀给戒掉。
他的方法很简单,正如同多数男人所做的一样。第一,将自己忙起来,如果不给自己留点空闲的时间,那么久就根本去胡思乱想的可能了。因此他自己忙成了一个陀螺,除了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以后,他开始研究文学名著,琴棋书画,总之就是用各种方式让自己停不下来。每天晚上去睡的时候都是感觉身心俱疲,根本就没有别的兴趣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事事自我批评。把自己想的坏主意和坏事都用笔给写下来,每天看,每天都对自己进行唾弃。当然这种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就比如他记录自己对别人小妾感兴趣的事,每天都能看到,一定会让他感觉到很羞耻,那么他就不会有别的心思了。第三种就是转移注意力。当自己的心境受到波动的时候,立马去想一些别的事情。比如去想自己万一堕落以后将会是什么样的下场,或者直接用一盆凉水浇一下子。
俗语说,玩物丧志!性格、习惯、食色之性都只要适度都是可以的,但是,人的私欲、情欲一旦膨胀就难以收拾,终会妨碍大事业,因此一个做大事的人,就应该通过不断自励,限制自己不恰当的欲望,而把主要心思放在自己所要从事的事业上去,以此来完善自身。
备注:本文是从别处节选,为了诸君功德特此分享,如有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