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山东旅行,在泰山之旅,那可真是终生难忘的一次经历,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从心理上,抑或是从精神上,何尝不是一次洗礼。首先,身体上,爬泰山是从前一天晚上的11点开始的,一直到次日的六点,也就是日出的时候,刚好在日出的时候到达,这中间休息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可以说是以中等偏上的速度前进的,真正爬山的时间至少是六个小时,这是体能的考验;从心理上,这次爬山,是在十一月,北方的11月,那可是真的冷啊,更别提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高山之巅了,军大衣都是不够用的,再加上泰山以陡而闻名于五岳之首,想去挑战它,也是要克服一些心理压力的,而且同行的男生坚持上去的也是筋疲力尽了,更别提我是首次开始我的五岳目标的,虽然信心满满,但还是有所顾虑,但最终我还是非常非常满意这次行动的;至于精神上,那就要开始我的长篇记叙了,如果说身体是外因,那么精神就是内因了,融入大自然本身就是寻求身体和心灵的解脱,这一点我觉得在我这里是完美呈现的,我爱泰山!我爱大自然!我一点也不矫情,这是我整整一晚行于山间真切的体会,人只有将自己放归自然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以前所追逐的一切是多么的滑稽而可笑的,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微小的不能再比拟的一个小生灵而已,在这里,才能找回真的自己。当我在凌晨两点的时候,爬过泰山的二分之一,穿过一段平坦的木桥(可能是木桥,天黑看不清),继续向上攀岩的时候,放眼望去,眼前一片漆黑,但是清冷的月光下,你可以感受到那来自大自然的真切的清爽,眼前只有无限的黑暗,和偶尔一声两声之前攀登上去的人的仿佛释放心灵的呐喊,别的就是静悄悄的,再往上走,路更陡了,听见水流的声音,听见“呜呜”北风穿过耳畔的声音......试想,在寒冷的十一月,在凌晨的山谷里,听着水流哗哗的声音,伴随着呼呼然的冷风......一切都是这么的原始,这么的寂静,感受着自己的心跳,自己的脉博......是有一些渗人,但确是无比自由,是的,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由,感受到了自由的存在,以前说起这个词,觉得生硬,觉得默然,现在觉得亲切,觉得快乐。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聆听到自由的声音,感受到自由的呼吸,触摸到自由的肌理,我觉得很快乐。现在想起来,那种感受也将是一辈子最真切,最珍贵的回忆。
现在的我,坐在北京的某栋高楼里,窝在沙发上,喝着一碗当做晚饭的南瓜粥,思绪也是早已随着“笔触”,飘到了那座巍峨的大山深处,在那个不断攀登的漆黑的夜里,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意义”,活着的意义,存在的意义,就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很喜欢这个论点,所以,没有必要被世俗所束缚,所捆绑,那些枷锁其实都是人为的,自己给自己加铐在身上的,所以负重前行的人,很大一部分是从心底而产生的“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违背自己的道义,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相信很多人并不是自愿想这样的,时局所迫,生活所迫。最近在拜读一套关于曹操的作品,叫做《卑鄙的圣人》,暂且不说作品怎么样,只能说是通俗读物吧,因为里面很多的对话是大白话,还有一些是近代才有的词汇,毕竟是古人,文中的对话太过随便,所以我不是很喜欢,;还有一方面,历史在给曹操洗白,这是文化的进步,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可能文章有些许的用力过猛,一些细节的表述中将曹操太过完美的圣人化了,什么好的事情,过了头就有些牵强附会,但是刨除这些,故事还是很引人入胜的。其他的暂且不论,因为作品还在拜读中,读完可能还要很长一段时间,全书十册,大家有机会可以读读,曹操的智慧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研习的。回到前面的话题,在这里提出曹操来,是想说明,每一个人在青年时期,少年时期,幼年时期,都是一个认知的阶段,对很多东西都是抱着一颗单纯善良而崇敬的心理的,就拿曹操来说,在他未入仕途的前几年,从家乡谯县回到洛阳父亲身边,看到父亲为了家族而去谄媚宦官,低三下气,还有他的叔父们,都是一样的行径,他是感到不解以及悲哀的。这是一个认知阶段,而他对此何尝不是抱着一种美好的幻想呢,不管以后他变成怎样奸佞的一个官场滑头的,但是在他认知到时候,他是善良的,美好的,甚至是淳朴的,包括他第一次外调做官,还是想着救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他有一腔抱负,也想要去施展,是社会在改变他.......所以,人的本性都不是愿意去做那些违心的事情的,曹操当年应该也活得很累吧。无论古今,人们都是一样的,所以我尽可能的不去品评别人的生活,别人的人生,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他的生活。除过他们真的需要我的一些建议。从这种角度,所有人都是美好的!
上山是一个过程,其中有很多东西是要用心去体会的。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体会”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一切还是要自己去身体力行。接下来就是下山了,别小瞧了这下山的过程,如果说上山是一场精神之旅,那么,下山,绝对是一场视觉盛宴。所以下山这个过程要背负很多,要“观景”,要“感受”,当然还要拍照,还有就是要来忍受剧烈的腿脚酸痛,以及流过汗以后的衣服异味,哈哈,也是绝了。下山不易,且走且珍惜。
在爬山的时候,遇到一件很感动的事,在离山顶还有大概五分之一的距离,碰到一大家子人,年龄最大的大概七十多岁了,是一位老奶奶,很是感慨她是怎么爬到这么高的地方,老人行动不便,一个中年人搀着她继续前进......不知道最终老人是否看到这壮观的日出,但在瑟瑟寒风里,爬上这让许多年轻人望尘莫及的泰山,这毅力也是让人敬佩的,也可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是有信仰的,无论是爬一座山,还是淌一条河,对于有挑战的事情,尽心尽力的去做,就是一种对信仰的坚持。
以前,对知识的认知,永远只是停留在字面上,比如说一个词“层峦叠嶂”,一句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你登上这样的高山,你才能真正体会这“层”这“峦这”叠嶂“是怎样的一个壮观的存在,真正的体会到这山峦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密切关系,是怎样的一种艺术形式铺陈在这无边的大地上;只有在泰山之巅,俯瞰一切,你会真正体会到诗人杜甫是在怎样的心境和胸怀中才有”一览众山小“这样的感慨。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真的是要这样,在旅行中实践真知,在真知中思考旅行,一切就是这样相辅相成,互相成就,这就是我从中的体会,也是我成长的见证,我为此感到深切的满足。”人,生而有涯,而知之无涯“所以用有限的生命,亦不可只做一个”读书人“,也不可只做一个”脚夫“,要在读书中前进,在前进中体会真知,至此,在有限的生命中,你所学所见也就不至于有始无终了。
看着一切好像是很轻松的,但是从看完日出,沿着阶梯再往山下走,那真的是很煎熬的,昨夜月黑风高,也没有仔细看看走了什么路,这下山可算看清楚了,唯一的感慨就是:昨天晚上是怎么爬上来的?换做在白天,这快成九十度的陡梯,也只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的,相比于华山的“全陡”,这泰山的“一会平一会陡”会让你心力交瘁,还有华山的陡是那种很痛快的,有盼望的,而泰山的陡,是让你看不到边,一次“陡”完,完全让你难以忘怀的陡,这也是有学问的,这险而陡,跟纯粹的陡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好好玩味,你还是可以体会到的,真是人间处处皆学问,用西方圣人的话来说,就是“世间本来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眼睛”,你可以把这个“美”当做学问来解读,把“眼睛”当做心灵来解读,用心灵去体会学问,用眼睛去发现美,其实所有的艺术真的是很相同的。
看完日出,就马不停蹄的下山了,整整到了下午三点,才到山脚,也就是说下山用了九个小时,不过,真的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很完美,perfect!泰山是迄今为止最让我念念不忘的一座山,以后一定还要多爬几次,每一次肯定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怎么说,迄今为止,我爬过华山,爬过恒山,爬过泰山,如果用来对比的话,真是各有千秋,如果泰山是一位伟岸的慈父,那么恒山就像一位风韵犹存的中年女性,含蓄而又有智慧,华山就像一个风华正茂却又有些叛逆调皮的少年,虽然不是一家三口,却完美阐释了不同阶段的人所拥有的的那种高贵气质,细品,是别有一番滋味的。
就这样,到了山脚,坐公交去了火车站附近,在毛家菜馆点了六个菜,跟同行的小伙伴风卷残云一番,洗劫一空,就各自找了酒店,打算稍作休整,没成想,从下午四五点一觉睡到了第二天大天亮,哈哈哈,那种满足感,让人至今怀念,虽然腿疼的厉害,但心是满足的,快乐的,自由的......
就这样,我又踏上了新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