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面临幼升小了,近日看到新闻报道,上海的两所私立小学在招生时需要家长也要考试,考试题当中不乏公务员考试里面的行测题,还有测智商的题。另外一所私立小学更要求家长填写孩子祖父母辈的学历,让广大群众不由得惊呼,教育分层越来越严重。
私立小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家长的追捧, 尤其好的私立小学的招录比例甚至达到到36:1,高昂的学费也抵挡不了广大家长想要给孩子更好,教育的决心。我觉得这件事反映的问题值得家长、教育者反思。我仅就自己的学习和教育经历来说说我的看法。
公立学校放学早,学生“吃不饱”
大概从10年前开始,素质教育这个概念就开始兴起,提倡给孩子们减负,提前放学时间,降低课程难度。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最初上学是有大礼拜和小礼拜的,就是隔周的周六也要上学,后来才开始周六周日都休息。现在的公立小学大多每天很早就放学,周三还半天。在学习时间上,确实比我们那时候少多了,但是我作为80后,小学玩耍的时光肯定比现在的孩子多的多。
说白了,现在的公立小学缩短的上学时间,孩子们还是要报托管、补习班、特长班来填充。课外补习的内容花样繁多,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公立学校是给学生减负了,但是给家长们带来的是无尽的焦虑和劳碌。试问,有几个家长就真的勇敢自信到让孩子减负了,自由了,随便玩了?
反正我是不提倡让孩子尽情的玩,小学的时光是非常宝贵的,如何让时间过得有价值才是家长们应该考虑的。其实相对报各种低质量的补习班,不如每周抽出一个下午带孩子去书店,跟孩子一起在书的海洋认真的阅读名著;或者每天抽出10分钟,给孩子读一个英文的睡前故事。。。
玩耍的时间固然要给孩子,但是不能让大量的时间荒废了,而且如果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荒废时间的习惯,感受不到时间的价值,那么上了中学甚至大学都很难养成有价值的利用时间的习惯。
中国家长重视教育,但是方法有对有错
必须要承认,中国的家长普遍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但是,家长表现出对教育重视的方法和途径却各不相同。有的家长认为重视成绩就是重视教育;有的家长认为对孩子严格了就是重视教育。其实,在我看来,重视教育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家长也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以身作则才是最好的教育。
都说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或许这也是私立小学在筛选生源的时候还要看家长能力的一个原因。家长很大程度上确实会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但是影响孩子的绝不是家长的财力和学历,而是家长的见识和自身的修养。
在我刚刚成为一名老师的时候,一个老教师的话我记忆犹新,“记住,你代替不了家庭教育”。这句话背后承载着什么?对我来说,是作为一名老师的无奈。
近几年来,“阶层固化”这个词出现的频度越来越高,“教育分层”也逐渐成为一个高频词。正是对教育的重视,对公立教育的失望,使得家长们不得不花费高昂的学费送孩子去私立学校,周末报各种补习班。这还算明智的家长,如果真的相信公立学校就能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那就真的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了,并且会越落越远。
素质教育 ≠ 减负
素质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减负那么简单,试想,6年的小学时光,孩子们可以学习多少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如果任由孩子自由玩耍,要荒废多少宝贵的时间啊?我就问每一个读者,如果让你们回到小学,你是不是会多看点书,多学点外语?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利用的有价值,玩也要玩的有质量。
说说奥数
抵制奥数也是前几年兴起的一阵风潮。作为从小学习奥数的我,一直认为我是奥数的受益者。我那个时候学习奥数还不是为了升学,当时去沈阳市的教师学校学习奥数要参加两轮考试,初试通过后,培训10天然后参加复试,复试也通过才有资格继续学习,幸运的是我两轮考试都通过了。那段时间,学习奥数根本没有什么功利的用处,但是学习奥数对我的启蒙确实一生受用的。我反思自己数学一直还不错,在初中还获过各种数学奖项完全都是归功于我小学学习奥数对我的启蒙,所以,如果有人问我,奥数该不该学,我会肯定的告诉你:该学!
所以,素质教育绝不是单纯的减负,缩减学习时间,而是全方位的学习,尤其是要学习那些未来对孩子提升自我能力有帮助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公共演讲;辩论;艺术素养;创意写作;发明创新;绘画;乐器;奥数;外语... 而且要学的有质量,要重视师资。
高考取消英语,孩子不用学了。 What?!
如果家长真的敢这么洒脱,那么真的把孩子坑了。虽然早有这种传闻,但是即使这个传闻真的有一天成真了,也不能让孩子不学英语。因为这无疑又会拉开教育的分层。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几乎成为尖端科技的官方语言,你说英语该不该学呢?不但要学,而且要学好。
以上是我对于当前小学教育的一些看法。当然要让孩子多学,6-12岁这是个什么年纪?!但是学什么?家长要好好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