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字不差地阅读,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能,尤其是在现在的快节奏中,我们有看字就烦的心里障碍。我们没有耐心去看文字,也非常厌恶看大量的文字,哪怕是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依然会错字、漏字。这一般不会造成我们的损失,但如果那是合同文本、重要分析报告或者是把关重要的文字材料,有时候真会出大问题。仅举个小小的例子,我在微信中,把“不如”看成过“不过”,前者是表建议,后者就是表反对,意思差太大,顿时间情绪就要上来,回神多看了一眼,立马平静了。人不一定总是那么平静,上司无名业火的来源,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情况,沟通很重要。我们不能要求别人面面都精准,但对自己要求一定要高些。
我试着去只字不差地阅读,没两天就可以做到只字不差地阅读,但并不代表着它就不存在问题。
最明显的问题就在于只字不差地阅读却不过脑,这里要和只字不差地阅读却不理解区分开来,“不理解”是可以再读一遍或者多遍,来多次理解。而“不过脑”却是刚刚读完这一句,真是只字不差地在脑中阅读过,立即回想刚才读到的句子,却对句子的意思几乎没有印象,只留下这句话“已读”的印象。就像在EMAIL里,我没有打开邮件,却只是把它标记为“已读”一样。这是大脑练就的“敷衍”术,只阅而不读,视觉系统已收到句子的字,语言系统也重复了,中枢处理系统却只标记了“已读”,偷懒不做句意的处理。这也使我想起了以前,做英语阅读理解,每个字母(这里还区别一下,不是每个单词,是每个字母)都看在眼里,可就是不知道句子的意思,更不知道文章的意思,连蒙带猜做题,可想成绩一般。所以说,要阅读真不那么容易。
除了只字不差地阅读很不容易做到,我发现只字不差地聆听更难,因为声音不会留存,说过了就很难重复第二遍。我是怎么发现这种现象的呢?我曾经边听边打字记录,虽然主讲者语速很慢,但句子中有个字我反应错了(不是手误字打错了,而是根本就听成了别的字),回过头再看的时候,发现整个句子意思与上下文是反的,当时却反应不过来是哪个字错了(一般来说能发现是哪个字错了,而那次刚巧听成别的字在句子中混然天成),重新听过,才发现听的时候,在脑袋里就反应错了字。
怎么克服它?要时时意识到,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先把速度降下来,形成视觉——语言——中枢——处理的正确脑回路习惯,再提升阅读速度。千万不要走还没有学会,就去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