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别欣赏贾岛的《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作为苦吟诗人的他,能遇上"推敲″的韩愈大文学家实属荣幸。
那么,《月光曲》中的贝多芬遇上盲姑娘算不算荣幸呢?
我说要算。首先,贝多芬是一个酷爱音乐,热爱生活,热情善良的人。他不仅会帮助盲姑娘兄妹弹一曲再弹一曲,就是换做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或者说失明失聪失声的海伦凯勒,也一样会给知音粉丝们演奏乐曲的。
同样的,盲姑娘的赏识也成就了《月光曲》。没有盲姑娘高超的听音辨曲能力,没有盲姑娘眼睛也随着月亮升高抬起再抬起,没有盲姑娘随着波浪冲击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侧耳听的更仔细,没有盲姑娘兄妹听得如痴如醉,贝多芬决不会触景生情,怎么会为知音创作并有如此高雅的乐曲诞生呢?
也就是说兄妹俩的热情表现鼓励贝多芬有了创作的灵感。
第二,盲姑娘的好学手巧与虚心求教激励了技艺精湛的贝多芬,激励他更娴熟的练琴,更和谐的谱曲。伯牙能为钟子期断琴绝弦,贝多芬也能为盲兄妹多弹一兄。
想想当年学琴时的艰苦,也同盲姑娘一样。不同的是盲姑娘眼看不到,所以学琴时就更为困难。可她并没放弃,不厌其烦练琴,不放弃每一次听别人练琴的机会。这样的尊敬老师,谦虚谨慎,贝多芬焉能不再来一曲呢?盲姑娘能从弹了一曲即断定弹琴人非贝多芬莫属,不仅手巧而且耳聪,肯定也让贝多芬惊认知音。
教学相长,古今亦然,中外亦然。盲姑娘的好学带动了贝多芬的善教,听到优美的难于弹奏的曲子又绝不放弃的拼劲儿韧劲儿狠劲儿更是感化了弱聪的贝多芬。
换句话说,《月光曲》的创作还有盲姑娘的一点儿功劳的。我们在顶礼膜拜英雄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他们背后的团队作用。读小小说《桥》,不少人礼赞党支部书记,却很少有人看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联想与感悟,实在是令人可怕。
第三,同病相怜共情相赞让贝多芬激情澎湃。
贝多芬1770年出生,创作《月光曲》1801年,正值31岁。有资料显示他30岁耳朵听力减弱,我称之为"弱聪",49岁完全“失聪",很显然他是多少带有点儿人生遗憾的。同样有人生遗憾的盲姑娘听力就更为敏锐了些。这完全应了“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的千古名言。可以说两个人都是同病相怜的人,一个弱聪一个失明,一个家贫一个志坚。
弱聪乐圣教失明乐粉,不仅弹奏有谱的曲子,还可以即兴创作触景生情的没谱儿的曲子。画面从初升大海到穿云破雾,从风猛浪涌到风平浪静,创作极为完整,首尾完全圆合。他们的相互赏识让贝多芬的多巴安增加很多,甚至让创作的荷尔蒙也分泌旺盛。所以才有了千古名曲。
虽然这是传说,不必当真。因此如上的观点,也仅为戏言,不必求实。
但决不可否认的是,对牛弹琴是双方都有益的,而对知音弹琴那绝对是双方进步都最大化的。
所以再次强调“知音如再赏,才思更泉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