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际会,开始了简书的写作,喜欢上了一个静静坐在图书馆写作的时光,或许已经成为习惯,每次写作总要带着耳机,听一些感性而温暖的轻音乐,似乎音乐更能让我在慌乱之中寻到一方宁静。
关注了几个笔友,偶尔读着他们走心的文章,佩服他们只身一人一背包便开始西藏拉萨之旅,满屏的文字和照片,屏幕那边我激动的流泪,恨不得说走就走。西藏,多少人心中的圣地,去过西藏的人,一定是有故事的,时间越久,去西藏的想法便越发让我蠢蠢欲动。
曾经也有一段时间,想放弃简书写作,一方面越发觉得目前的我需要的是积累沉淀而不是输出,当自己回过头再去看之前的文章,总会觉得肤浅,除此之外看到那么多有故事的笔友,亦或支教,亦或旅行,亦或经验,对于我来说,生活并没有那么丰富多彩,看的越多,就越明白自己的局限,不管是写作,还是生活。当然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受欢迎的往往都是那些分享干货的文章:我是如何一周瘦了二十斤的?我是如何一个月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的?我是如何如何做到自律的?每个人,都想以最快的时间吸取干货,谁还会愿意埋头读那些鸡汤文呢?但到最后,当我们停下脚步,才发现别人的干货并没有成为我们的习惯,我们还是一如既往,像过去的自己,挣扎着,时常又觉得孤独。
常常会做梦,梦到童年的自己,在河边,赤着脚丫,追一只蝴蝶。也常常听到有人在怀念乡土生活,纯朴而自然。我也会常常怀念,常常想起。五六十年代的人,心里想着能吃顿饱饭便心满意足了,小时候的我们大年三十能穿着新衣服便欢跳雀跃,那时候,一个小小的愿望满足后,我们会开心好几天,而现在完成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我们依旧愁眉苦脸,因为还有更大更多的愿望等着我们,我们不敢放慢步伐更不敢停歇。
很多人说,我们生而孤独,一辈子,不过是一个人前行罢了,没有人能真真实实走进你的内心,没有谁会感同身受,所以我们把孤独深深埋藏,一个人去消受。其实比孤独更可怕的是人心,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离得最近的是人,离得最远的也是人。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我们还是怀有希望,因为我们相信人性本善,也许我们生而孤独,至少我们能彼此陪伴……
听过很多大学生抱怨,自从上大学以后,就很难交到朋友了。老师也只是为了完成他的任务,我曾经也很佩服一些老师,每节课都重复念着PPT,一样的语调,一样的节奏,不曾有所改变。而同学之间上完课便各回宿舍,没有多余的交流,每个人都各自筹划着人生,为了综测而绞尽脑汁,为了平时分才去完成作业,只去参加能加学分的活动,每个人都忙忙碌碌,匆匆忙忙,不知不觉,已经失去了感知爱的能力,充斥的往往是成人的自私。社会在发展,但是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了爱周围的人的能力,只爱自己的时候,无疑是可悲的。周国平先生曾经说过:在公共服务面前,我们想到的是别人,在个人利益面前我们想到的是自己。我们很难交到朋友,不是因为上大学以后,而是长大以后,从此朋友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个弥足珍贵而稀缺的东西。在大学校园,每个人一味的追求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没有了集体概念,我们失去了本该具有的“人文情怀”,而所谓的自我成长也在腐蚀着我们心灵中存留的那一点美好,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有一种幸福叫做:恰到好处。
心灵如果沾满了尘埃,就像是深秋的夜雨,湿冷而阴暗,城市的街灯下包裹着许许多多沉重的灵魂,生活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美好,也并没有那么糟,一生中,我们都要面临很多困难和抉择,我们都要经历一些悲欢离合,在长大的这条路上,最聪明的莫过于一边笑饮生活的苦酒,一边心存美好,发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