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课, 铃声还没响,我从讲台走下去巡视,想看看一年级小朋友的课前准备工作抓得怎样了。
发现小军萎靡不振,眼睛里带着一些血丝还依稀有泪光,像是没有睡醒的样子,我以为他午休了一会也没在意。等我讲完新课部分,刚坐下来准备看下书,他走到我旁边来了,吞吞吐吐地说:“美术老师,我的直尺断了……”“什么时候的事?”“没上课前……”“那你应该找你们班主任啊……”几乎是条件反射,我觉得不是我课堂发生的事就不归我管。“我就想找你……”他的泪似乎又汪在眼眶里了。我打量了他一下,皮肤白皙,衣着整洁而又新潮,应该是家境不错的敏感我。
“我不想找就不想找……”他还显得挺拧。“老师,他还咬我们吴老师的!”一个男生跑上来跟我说。“他还咬了体育老师的!”又一个男生跑上来示范给我看。我不禁笑了,又一个不懂表达情绪的孩子。估计心里有很多累积情绪吧,要不一般不会有这些偏差行为的。
我突然想起我做助教时导师跟我说过的一句话:“在你看来是小事,孩子的心里却是大事,甚至是过不去的坎……”想起曾经给一个初中男生做时间线的心理辅导,这孩子居然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让他郁闷到一直有轻生的念头。孩子的情绪事件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心理创伤。忽视不得。
于是我好奇而又耐心地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是一个同学下课前把他尺子敲断了。我让他把那孩子找来。兼听则明。那孩子说是上课前教室里太吵,他就学老师用尺子敲桌子结果敲断了,看他状态他根本就没当回事。我看着小军问:“他敲断了你的尺子,你心里肯定很难受吧?”小军白了我一眼:“你说呢?”这家伙挺好玩的。“那你想怎样?”我向来是直奔主题,直接满足需求。“尺子断了还能用……”没想到他回了我这样一句,也就是说他不是要求赔偿?我就跟另外那个男生说:“你虽然是不小心敲断的,可总归是断了,人家心里也很难过,你怎么办?”那男孩看着小军,真诚地说:“对不起。”“没关系。”小军回他。感觉很自动化。“你现在满意了吗?还需要怎样处理呢?”他又是不吭声,只是幽怨地看着我。我暗笑:“请问可以让他下去了吗?”“可以。”他回答得挺利落。再次证实我的猜想。
另外一个孩子下去了,他还是站在我身边不下去。我就顺势把他揽进怀里:“宝贝,你是不是觉得今天这事让你特难受?”他的泪又溢出来一点点:“好多了……”“你来告诉我只是心里难受想来跟我说说你的难受对不对?”“嗯……”一再核对终于让我找到了他的动机与需求。我额头抵着他的额头,亲昵地顶了顶:“老师相信你会处理好这些的对不对?”“嗯。”“以后有什么话直接说出来好吗?”“好。”他紧绷的身体明显软下来了,整个人轻松不少,我知道他完全释放了负面情绪。这个孩子要学着如何去正确表达他的情绪与需求……
看他下去后一直埋头在认真画画,跟刚开始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孩子就是孩子,当他清除掉了内在的垃圾,就能进入专念状态了。我站在一边静静地看着:“哇!怎么这么好呢?!是两个小朋友去推车旁买冰淇淋吗?”“嗯!”他的眼睛里闪烁着耀眼的星星!“老师,他说他将来要做个画家!”刚刚那个学他咬人的男孩又插嘴。我笑着抚了下小军的头:“真的吗?加油哦!”“好!”他露出了白白的牙齿,然后又认真画起来……
看着他埋头专注的样子,恍惚间想起好多成年案主对曾经的老师还有着恨意,有的还因为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件影响了三观甚至人生大的选择,真的好庆幸自己没有因为过去的经验忽略他;也没有因为不在我的管辖范围放弃他。在孩子的情绪世界里,在我们看来像一粒沙子的事件也会成为绊倒他的大石头,很多未完成情绪不就是这样累积起来的吗?
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哪怕它在我们看来真的很小很小,也请我们蹲下来,用孩子的眼光,看一看,想一想,回忆回忆我们的小时候,也许,有一种理解会悄悄滋生;也许,有一份美好会在我们和孩子间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