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自立国起,延续不断地将王室所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宗亲,功臣,先代贵族,400年后,硬生生将自己割成一个中等诸侯国的规模。
周宣王22年,宣王庶弟郑桓公(姬友)初封在郑地,宣王死后幽王即位,郑桓公兼任王室司徒,并以其出色的行政管理能力,深得周民爱戴。
老谋深算的郑桓公,敏锐地观察到周王室即将到来的危机,便奏请天子,将自己的封地向东迁徙至中原一带,正是这次迁徙,奠定了郑国延续二百多年的物质基础!那么,郑桓公是如何准确的判断出王室即将覆灭的悲剧呢?
一. 天人感应,“西周三川皆震”的警示
周幽王二年,“三川竭,岐山崩”,周王室的龙兴之地西岐,发生一次规模较大的地震,古人相信“天人感应”原理,认为发生自然灾害是上天对天子失政的警示,当时就有明智之士发出警告:“周将亡矣”!
二. 长幼失序,宫廷矛盾尖锐
周幽王宠爱褒姒及其子伯服,想改立褒姒为后,废掉太子宜臼改立伯服,一方面加剧了宫廷内部争夺继承权的矛盾;太子母族是申侯之女,另一方面,此举亦加剧了王室与申国之间的矛盾,为后期申侯叛乱埋下隐患。
三. “烽火戏诸侯”,王室和诸侯失去互信
褒姒可能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不能像常人一样发笑,这急坏了幽王,为博美人开心,幽王居然动用战争工具“烽火”戏弄诸侯,彻底失去了诸侯国的支持。
四. 王室多奸佞之臣,民心尽失
周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管理国家事务,虢石父为人“佞巧善谀”,“好利”,巧取豪夺与民争利,导致民不聊生,王室逐渐失去人心。
五. 废长立幼,幽王引火烧身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废掉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候大怒,联合缯国,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和伯服,褒姒被犬戎抢走,周王灭亡!
不幸的是,担任王室司徒的郑桓公,在此次政变中被犬戎所杀,可谓以身殉国,尽职尽忠!好在他趁早将封地东迁,远离镐京,为郑国后世子孙 的延续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