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移用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指的是为了修辞上的需要,把用于甲事物的量词移用于乙事物。量词移用打破常规,是量词和名词的一种超常搭配。旨在通过量词的移用来适应特定的修辞需求,从而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它不仅可以把事物表现得具体生动,还能鲜明地体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使叙述更具变化和创意且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给语言增添幽默、风趣的情味。
量词移用的例子包括:“一簇朝霞”,将“花”比作“朝霞”,并将原本用于“朝霞”的“簇”量词移用于“花”,形成的表述,以此来形象地描绘花的繁茂和美丽。“一面夕阳”,将“夕阳”比作“手鼓”,并将原本用于“手鼓”的“面”量词移用于“夕阳”,以此来形象地描绘夕阳的圆润和安详。“一柄一柄长剑似的尖叶子”,将“尖叶子”比作“长剑”,并将原本用于“长剑”的“柄”量词移用于“尖叶子”,以此来形象地描绘叶子的尖锐和锋利。这些例子展示了量词移用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通过打破常规的量词使用,使得语言表述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文本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我沿着拥挤的、欢乐的/石板路寻觅——记忆里开过鲜花,也布满荆棘。十年前。我初来,小镇上蒙一层半尺厚的沉寂;……土墙上,刷满/狂热而干瘪的标语……(张承信《现实》)【“沉寂”有了半尺的厚度,显示出感觉的强烈,又暗示了“十年”时期,社会空气的凝重与沉闷。量词移就和形容词移就的修辞作用,基本相同,在具体生动地描绘事物的同时,传达了强烈的主观感受,使得描写和抒情得到有机的结合。】
(2)在蓝幽幽透明的晨雾里,炽烈如火的迪斯科舞曲飞快地旋转着,洒下一片片欢乐,留下一张张笑靥和一串串歌声。(《伟大的愚昧》网文)【“欢乐”成“片”,“笑靥”成“张”,“歌声”成“串”,物化后的抽象事物都有了具体生动的形象。量词移就,常具有比喻的修辞作用。化无形为有形,表现特殊的感情色彩和韵味。】
(3)记忆给我们带来慰藉,把捉一线光,一团朦胧,让它们在这纸片上凝固。凝固了你的笑,你的青春。生命的步履从这里再现,领你来会见自己。(席幕蓉《少女的纯情·题照相册》)【“朦胧”是一种抽象无形的感受,用移用的量词“一团”去描写,似乎有了具体的形体。“往事凝固在相片上”说法就显得合情合理。量词移用是一种特殊语境和情境中的超常搭配,要注意前后词语组合时的协调一致。】
(4)三天前,厂里夜大办了个文学讲习班,我说了几箩筐好话,又找了团委书记的小门路,赖死赖活总算进去了。(方方《大篷车》)【“话”无法用箩筐装,一但装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形象,好话之多可想而知。量词移用,增强了描写的生动性,激发了读者的联想。】
(5)陶月明:我看不透他!他现在还老实,谁知道是真是假呢?那天听说你们俩要来,他就说“得,来了两块麻烦”。(老舍《女店员》)【以量词“两块”作修饰语修饰“麻烦”,看似不伦不类,实则合情合理,移用的量词“两块”将人物化,把说话人的轻视与生厌之情写得活灵活现。】
(6)后来有日本仁丹的广告船,一队一队,带着成列的红灯笼,沈填的空大鼓,火龙般的在里湖外湖闲穿着走,似乎抖散了一堆寂寞。(俞平伯《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量词“堆”用于能够于堆积的物体,如“一堆苹果”、“一堆黄土”等。移用于抽象事物,人的精神情绪上,不仅使无形的情绪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增加了语言的幽默情味。】
(7)这么老大一个县,这么老大一摊事业,这么复杂的情况,该县委书记左遮右挡招架的,前思后想考虑的,海啦!(刘亚舟《男婚女嫁》)【“量词移用”还能增强语言的幽默感和特别的情味。如果把“老大一摊事业”中的“一摊”删掉,语言的情趣就不浓了。】
(8)唉!买上五两精细的东西,常常要搭配上一斤蔑视的粗鲁;扯上七尺的确良布,往往要同时量上两丈最差的服务态度。(李松涛《我又来啦!王府井》)【“五两”、“一斤”、“两丈”都是计量词,而作者却用求异思维方式让它们分别和“精细的东西”、“蔑视的粗鲁”、“最差的服务态度”进行超常规的搭配。将无法计量的礼貌和态度生动具体地计量出来,巧妙而艺术地批评了服务行业的不正之风,表达了群众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