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县城工作的父亲带回来一个四四方方,用那种细细的纸绳捆扎的纸包,上面还覆盖着一张红艳艳的油纸。仔细看,油纸上写着“闻喜煮饼”的金色字样,就想这里面一定是好吃的,等妈妈打开纸包,里面果然整整齐齐码放着一堆白白的芝麻裹着的,圆圆的东西,透过芝麻隐约能看到里面紫红油润的馅儿。妈妈拿了两个给我,说这叫“煮饼”!
“煮饼?煮下的饼?饼不都是用那种平底鏊子烙出来的扁扁的面饼吗?这个东西怎么也是饼?”
我闻了闻,一缕浓郁的香甜直往我鼻子里钻,我忍不住咬了一小口,那芝麻的浓香和着软糯醇厚的糖心混合在一起的香甜瞬时间就征服了我:
“天哪!怎么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
我又咬了一口,让那难得的香甜继续在嘴巴里缠绕,然后把剩下的一块半煮饼揣在怀里,带着一肚子的兴奋匆忙忙跑去找我的堂弟,他是我玩得最好的朋友,有了好吃的当然要分享!
堂弟听我说有最好吃的东西,看着我从怀里拿出的那一个半煮饼,不相信地问我:
“这是啥?”
“煮饼!”我严肃地回答。
堂弟半信半疑地咬了一小口,然后眼珠转了转,瞬间他的眼睛瞪得老大,嘴巴也嚼得更快了,我怕他一下子吃完了,就赶紧缩回了手,堂弟不肯放过,说:
”刚才吃得太快了,不知道啥味,让我再吃点!”
什么没吃出味?分明是在骗我,那眼珠子都瞪那么大了!虽然这样想,我还是把剩下的一个完整的煮饼递了过去,这次堂弟都没用手拿,直接照住我的手“吭哧”就是一口,差点把我手咬破。
后来听父亲说,这煮饼曾是“贡品”,贡品就是皇上吃的东西,就连这煮饼的名字都是康熙皇帝给起的。
哦!这煮饼竟然是贡品!我顿时对这枚圆圆的,裹满了芝麻的东西肃然起敬!
在我懵懂的少年时代,若问起我对记忆中煮饼的印象,那就是一个字:甜!或者两个字:好吃!及至长大,我才知道这一极富乡土特色的美食竟然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也知道“闻喜煮饼”这个名字竟然是康熙皇帝给起的。我还知道,正宗的闻喜煮饼放久了都不会变硬,总是软软的,更不会发霉坏掉,这大概是它的制作工艺的奇妙所在吧!如此说来,在这枚圆润小巧的煮饼里所蕴藏着的历史渊源就像一本厚重的典籍,而用心品味这样的美食,也就是让自己的心灵与之交融的最好方式了。
我总觉得,品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吃!吃,只需要饥肠辘辘,目的只为填饱肚子,而品味则需要一个适意而恬淡的心境。
在我的脑海里,品味煮饼应该是这样一个颇具文艺气息的场景:
一个仲夏的午后,最好能有几分肚子饿,煮饼的浓香会很好地安抚你的脾胃。慵懒的阳光透过浓浓的树荫把斑斑点点的光影铺洒在静谧的院落,也铺洒在青竹的蔑条编制的茶几上。有微醺的风轻轻拂来,一把圆圆的,用陶土烧制的青幽紫黑的茶壶散发着茉莉花茶的馨香,拈一块小巧圆润的煮饼轻轻掰开,看着那许多根金黄色的,细细软软的丝在细腻而软糯的糖心里慢慢地拉开,舒展,然后再轻轻合拢,那丝就不见了。
轻轻咬一小口煮饼,慢慢咀嚼,让那芝麻的浓香和着酥软甜糯的糖心在你嘴里慢慢融化,这时你的整个口腔都会被这醇厚圆润的香甜浸润,再轻啜一口温热的茉莉花茶,茶水的清香和煮饼的浓郁香甜混合,搅一搅舌,那每一颗味蕾似乎都在醒来,都在欢呼,那适意的香甜会让你整个身心变得那么踏实,细细地品味着这浓厚滋润的甜香,你似乎能窥见那沧桑而斑驳的历史……
我常想,这美味的糕点之所以如此的香甜,大概和当时人们的生活有关,那时人们的生活困苦贫瘠,在酸甜苦辣咸这些味道中,甜可能就是最为美好的味道了,在这枚圆润而香甜的美食里面一定裹进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这向往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一个标记——一个承载着历史和希翼的美好标记!
如果说那款式繁复,口味各异的苏式茶点会让人想起江南那柔润细致的三月烟雨,那么这闻喜煮饼就像莽莽苍苍的黄土高原上的夏季熏风,那醇厚而浓郁的香甜会直扑你的心脾,让你感受它的热烈和直接!
行走在黄河岸边,看那铜汁般的黄河水从脚下无声无息地流过,踩一踩脚下这厚实的黄土地,嗅一嗅那携有黄土和青草气息的风,再远眺那连绵巍峨的中条山,你会觉得这枚煮饼就是这奔涌的黄河水和脚下这块厚实的土地滋养出来的精灵。
去那座叫做闻喜的北方小城走走,可以在这里寻找到这浓郁香甜的味道的渊源。看看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朴实的笑容,感受那里乡下的鸡鸣狗吠的宁静,你就会觉得这醇厚香甜的味道生长在这里再也自然不过。而那些常年漂泊在外乡的人们,乍一遇到这故乡的味道,就像遇到了多年未见的故友一般,心里想必会有一股暖流在泛起!
故乡的味道总是那样香甜,故乡的人总是那样亲切,我心里的故乡情怀也总是那样深沉。我知道,它将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散发出愈加醇厚的芳香,永远在我的心头珍藏!